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方案》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19 · 1626人看過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工業主管部門,中國石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武鋼集團、中鋁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黃金集團、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中材集團: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2009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要點的通知》(發改地區[2009]819號)的相關要求,我部組織擬訂了《促進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方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促進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方案   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原材料工業在中部六省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為貫徹落實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鞏固和提升原材料工業基地地位,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特提出本方案。方案實施期為2010—2011年。   一、現狀與形勢   中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經過多年發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業已成為中部地區的支柱產業。2008年,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增加值超過8000億元,占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30%,形成了一批實力比較雄厚、布局比較合理、優勢比較突出的原材料工業基地。   ——優勢明顯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中部地區鋁礬土、銅、銻、鎂、鎢、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已形成與資源優勢相匹配的產業基地。2008年中部地區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53.5萬噸,占全國的41.8%。稀有金屬和銅、鋁、鉛、鋅、鎂等冶煉和加工工業在全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獨具特色的鋼鐵工業基地。鋼鐵是中部地區各省的支柱產業,總體規模較大。2008年粗鋼產量10835萬噸,占全國的21.7%。鋼鐵產品門類比較齊全,滿足全國需求,部分產品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硅鋼、不銹鋼、球墨鑄管、高速車輪輪轂等產品優勢突出。   ——基礎較好的化學工業基地。中部地區煤、鹽、磷等礦產資源儲量較大,化學工業體系比較完整,化肥、農藥及煤化工優勢明顯,石油化工、鹽化工、氟化工、磷化工等行業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和技術基礎。2008年化肥、農藥、甲醇、硫酸、焦化等產品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4.9%、29.3%、26.8%、28.9%和39.7%。   ——快速發展的建材工業基地。中部地區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建材工業發展迅速,已形成水泥、玻璃及深加工、建筑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建材等門類較為齊全、技術裝備比較先進的建材工業體系。2008年中部地區水泥產量占全國25.5%,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超過7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玻璃深加工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但是,由于多年粗放式發展,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也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模偏小,產業布局不合理,如江西稀土冶煉企業平均規模不足2000噸,河南規模以上氮肥企業平均產量不足10萬噸,湖北磷肥企業平均產量不足4萬噸;落后產能比重較大,湖南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僅37%,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河南48條軋鋼生產線中僅有4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創新能力亟需增強,企業研發投入少,多數企業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產業鏈條短,產品結構比較單一,高附加值產品少,多數產品位于價值鏈低端;節能減排壓力大,山西每年仍有40億立方米焦爐煤氣直接燃燒排放;資源保障程度越來越低,中部地區油氣資源貧乏,鐵礦石自給率不足20%,安徽銅精礦90%以上依賴進口,河南鋁土礦保有儲量僅能維持企業6—7年正常生產需要。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這些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暴露,給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充分認識加快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緊緊抓住當前有利的市場環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推動產業升級,為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贏得發展的先機和空間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和保增長、調結構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堅決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加快轉變原材料工業發展方式,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改造、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降耗為重點,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不斷提高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推動相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加強組織協調、注重政策引導、改善市場環境,發揮政府部門在抑制產能擴張、整合社會資源、推動跨區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堅持兼并重組與體制創新相結合。扶優扶強,支持企業通過聯合重組整合產業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深化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企業兼并重組的體制和機制。   堅持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后相結合。充分發揮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功能,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大力開發新材料,培育新的增長點。   堅持發揮本地優勢與區域產業互補相結合。根據各地區資源環境、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加快整合上下游產業,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提高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整體競爭力。   (三)調整目標   1.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有色金屬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突破,重點培育1—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5—8家在國內領先的大型企業集團;鋼鐵冶煉企業數量得到較大幅度壓縮,培育1家具有國際競爭力、2—3家在國內有較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集團;建材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取得新進展,培育1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建材企業集團,初步形成8家以上年產能超千萬噸的區域性水泥企業集團;化工行業兼并重組取得積極成效,年銷售收入超百億企業達到10家以上。   2.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金屬和非金屬深加工產品、精細化工產品比重進一步提高,為新能源、電子信息、裝備、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新材料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玻璃深加工率達到45%,中高檔建筑陶瓷占陶瓷比例達到40%,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明顯提高,高濃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   3.落后產能按期淘汰。全面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的轉爐和電爐,逐步淘汰160KA及以下鋁電解槽,限期淘汰年產5萬噸以下鉛鋅冶煉廠、年產1萬噸以下金屬鎂等“小有色”企業,爭取全面淘汰中部地區落后水泥和玻璃產能,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8萬噸以下合成氨裝置。   4.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力爭在關鍵工藝技術、節能減排技術,以及高端產品研發、生產和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60%以上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采用富氧底吹等先進技術的鉛冶煉能力達70%,無鉻高檔堿性耐火材料實現產業化,新型自主創新煤氣化技術取得成功并推廣應用。   5.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符合主體功能區定位、與資源稟賦、市場規模、環境承載能力等相協調的原材料工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線和能源、資源產地的原材料工業基地進一步壯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特色、比較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   6.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原材料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明顯下降,能源消耗達到國家限額標準,基本實現余熱余能100%回收利用,硫利用率達到97%以上,廢渣100%無害化處置,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雙達標,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升。   三、主要任務   鞏固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現有優勢,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工藝裝備結構和區域產業布局,形成若干由大型企業集團主導、產業鏈完整、技術水平高、配套設施完善、具有循環經濟功能的產業基地,構筑符合國家區域戰略定位、滿足市場需求、優勢互補的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新格局。   (一)扶優扶強,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   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市場倒逼機制,引導企業聯合重組或建立戰略聯盟,鼓勵生產要素向武鋼等大型企業集團集中,支持武鋼集團積極開展區域內和跨區域的聯合重組,努力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推動馬鋼、太鋼、華菱等與省內外企業聯合重組,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集團,推動安鋼、新鋼等與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跨區域重組,努力減少區內鋼鐵企業數量。   加快區域內外有色金屬礦產、冶煉、加工資源的整合,充分發揮中鋁、五礦、江銅、銅陵有色、湖南有色、豫光金鉛、大冶有色等大型企業集團在整合中部地區有色金屬產業中的主導作用,提高資源控制力,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煤、電、鋁”企業聯姻重組,實現一體化發展。大力推動鎂、鎢、錫、銻、鉬、稀土、黃金等產業集約化發展,支持重點骨干企業橫向并購,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按照煤化一體化原則,依托山西晉煤、陽煤、太化、河南煤化、中平能化、淮化等骨干企業,加速整合省內外煤化工上下游產業,打造大型煤化工企業集團。依托宜化、興發、洋豐、銅化、中鹽、沙隆達等大型企業,推進磷、鹽、農藥等特色化工企業的兼并重組。積極發揮中石化、中國化工、中海油、中石油等戰略投資者在中部地區化工產業重組中的引領作用。   進一步發揮海螺、中國建材、中材、華新、天瑞、三峽新材、長利玻璃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動水泥、玻璃、耐火材料、新型建材等行業的兼并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二)做精做深,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   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充分發揮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優勢,嚴格控制初級資源類產品產能的盲目擴張,著力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不斷優化產品結構。   鋼鐵工業:重點發展高磁感低鐵損取向硅鋼、高牌號不銹鋼、高速車輪輪箍、高檔汽車面板、高強級管線板、高附加值油井管、高壓鍋爐管、核電用管及特厚板等產品,不斷開發市場適銷的新產品。加快推廣使用強度400MPa及以上鋼筋,促進建筑鋼材的升級換代。   有色金屬工業:重點發展高精度高性能板帶材、箔材等精深加工產品,大力發展合金制品和新材料,加快向產業鏈高端環節轉移。合理控制稀有金屬發展規模,提高深加工能力。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體系,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   化學工業: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等產品,嚴格限制產能過剩的傳統化工產品發展。延伸焦化、磷、氟、鹽化工產業鏈。發展高濃度基礎性肥料和高效復合肥,積極開發新型農藥中間體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提高農資保障能力。以滿足中部地區市場需求為主,提高原油深加工能力,增加高品質石化產品生產。   建材工業:重點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綠色耐火材料、超薄超厚超白優質浮法玻璃及LOW—E、ITO導電膜玻璃等深加工產品,全面提高建筑衛生陶瓷產品檔次和技術含量,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型建材。   (三)加強技術改造,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原材料工業,大力開展節能減排降耗,推行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支持關鍵鋼材品種和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產工藝技術研發,大力發展高溫高壓干熄焦、燒結余熱利用、高爐余壓發電、銅鉛鋅冶煉短流程工藝、煙氣脫硫、高性能專用銅鋁材生產工藝、噸鋁直流電耗低于12500千瓦時的電解鋁關鍵工藝、低品位和難選冶礦產高效利用、尾礦和赤泥綜合利用、再生金屬保持性能等技術;支持油品質量升級改造,煤焦油綜合利用,氮肥原料路線和動力結構調整,磷肥資源優化配置,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產和廢棄物處置能力建設;支持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推廣應用純低溫余熱發電、粉磨節能、利用水泥窯處置廢棄物等技術,推進玻璃窯爐全氧燃燒技術產業化。   加快淘汰工藝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差、安全隱患大、能源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全面淘汰落后鋼鐵產能,重點企業和地區要加快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及相應的煉鋼產能;按期淘汰反射爐及鼓風爐、電爐煉銅產能、燒結鍋煉鉛產能、落后鋅冶煉產能和落后小型預焙槽電解鋁產能,逐步淘汰落后燒結機鉛冶煉產能;淘汰12500千伏安以下電石爐、間歇蒸餾煤焦油加工裝置、單套能力低于10萬噸/年的焦油連續加工裝置、酸洗法粗苯精制裝置、高毒高風險農藥以及小煉油、小合成氨、小二硫化碳等落后產能;全面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水泥產能及“格法”、“小平拉”等落后玻璃產能。   (四)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   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配置,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優勢互補、合理布局,把促進產業集聚作為優化原材料工業布局的重要途徑,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進一步發揮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基地的整體優勢。   結合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技術改造,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加快布局調整,重點發展武鋼、馬鋼沿江沿海鋼鐵基地,推進合鋼等城市鋼廠搬遷改造,進一步鞏固太鋼、舞鋼、華菱等特色鋼鐵基地地位,加快安鋼、新鋼等產業基地結構調整步伐。充分發揮中部地區能源和有色金屬資源優勢,進一步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和重點地區配置,建設中鋁、魯能晉北、新安等鋁工業基地,發展江銅、銅陵、大冶有色銅工業基地,優化河南和湖南鉛鋅生產加工基地、贛南及湘中南鎢銻稀土等稀有金屬基地建設。   調整優化中部地區石油化工產業布局,加快建設武漢乙烯生產基地,有序建設山西和河南煤化工基地、湖北磷化工基地,進一步突出提升和壯大化肥產業,發展精細化工園區。支持河南、湖北、安徽形成大型、優質、高檔浮法玻璃原片生產及深加工基地,促進河南、山西耐火材料加工園區集約化發展,抓住沿海產業轉移機遇,利用原料優勢,進一步發展江西、湖北陶瓷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   各省級工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原材料工業的行業管理、政策引導和協調服務。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原材料工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信部原[2009]294號),認真研究本地區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實施措施。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和配合,充分利用財稅、投資、信貸、法規等手段,統籌做好各項政策措施銜接落實,適時開展實施效果評估工作。   (二)深化改革,消除制約結構調整的體制性障礙   探索企業兼并重組的有效途徑和各種方式,妥善解決人員安置、資產劃轉、債務核定與處置、財稅利益分配等關鍵問題,促進各種資源向優勢企業配置。根據即將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兼并重組的意見、加快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抓緊研究制定區域內原材料行業聯合重組規劃。認真貫徹《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9]38號),結合有關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嚴格實行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問責制,強化環保、能耗和電價、水價等制約手段,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步伐。   (三)突出低碳經濟理念,落實減排目標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在2020年以前,大幅度減少單位GDP能耗的戰略目標,以節能降耗、治污減排、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為重點,抓緊制定出臺原材料行業貫徹落實的計劃、指標和政策措施,將相關計劃目標細化和落實到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中部地區各省“十二五”期間各項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   (四)強化行業標準管理,嚴格市場準入   從更加關注民生、更加關注節能減排、更加關注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的大局出發,進一步修訂完善準入條件,提高準入門檻。要以技術創新和質量品種為重點,抓緊修訂完善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和稀土行業標準。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已經出臺的行業準入條件,加強對生產企業執行準入條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實施定期公布、動態管理,同時接受社會的支持和監督。   (五)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充分利用國家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加大地方配套資金投入,根據各地原材料工業特點,著力向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和重點產業基地傾斜。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貸資金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優先支持符合結構調整方向和重點的企業通過銀行貸款、資本市場、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籌集資金。擴大社會投資渠道,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廣泛參與產業整合,推動結構調整工作。   (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技術進步   進一步發揮技術創新對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引領和支撐作用。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能力。依托重點原材料工業基地,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協調機制,形成區域創新聯盟,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創新平臺。大力開發影響行業技術進步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七)開辟多元化資源渠道,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加強對中部地區重點礦產資源的保護,充分發揮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合理規劃資源開發規模,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礦產資源能源優先向產業基地和重點企業配置,制止無照開采和違章經營。加大短缺資源的地質勘探力度,增加資源儲量。積極樹立“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一盤棋概念,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境外資源開發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拓展國際化經營,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應渠道。不斷完善國內原材料資源和產品的收儲制度。   (八)建立信息溝通平臺,發揮信息引導作用   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和協會,建立信息聯合發布制度,加強行業統計、市場行情、技術動態、產業預警等信息交流,為企業經營和行業管理提供有力支撐。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行業發展、加強行業自律、提供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高紅

高紅

執業證號:

11501201011822735

北京市京師(呼和浩特)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高紅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守則

1998-1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

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2009-09-0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欧美激情一欧美吧| 斗罗大陆动漫免费观看全集最新|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邦征服雪婷第二篇|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4455永久在线观免费看|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jizz.日本| 无上神帝天天影院|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jizz国产精品网站|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没带罩子让他c一节课|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波多野结衣456| 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一区两区三不卡|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100款夜间禁用b站软件下载|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理论片和搜子同居的日子演员| 免费五级在线观看日本片|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