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21 · 5090人看過

國務院各部委,備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范企業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核算及相關信息的披露,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們制定了《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現印發給你們,請布置所屬企業從2000年1月1日起執行。執行過程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

                               財政部
                          1999年6月28日
           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

                 引言

  1.本準則規范企業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非貨幣性交易會計核算的主要問題是換入、換出非貨幣性資產的計價,以及相關損益的確認。
  3.本準則不涉及以下事項:
  (1)放棄非現金資產(不包括股權)取得股權;
  (2)企業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貨幣性交易。

                 定義

  4.本準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1)非貨幣性交易,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2)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3)非貨幣性資產,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4)待售資產,指企業為出售而持有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商品、短期股票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5)非待售資產,指待售資產以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庫存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
  (6)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5.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包括:
  (1)待售資產之間的交換;
  (2)非待售資產之間的交換;
  (3)同時換入或換出多項資產,或同時換入、換出多項資產。
  6.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但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
  7.在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發生補價,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支付補價的,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與補價之和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但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補價之和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收到補價的,應以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基礎,確認收益;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補價;加上已確認的收益,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但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補價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
  8.在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同時換入多項資產,應按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全部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總額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但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總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總額,則應按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全部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總額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9.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指待售資產與非待售資產之間的交換。
  10.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以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兩者的公允價值都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不確認損益。
  11.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時如果發生補價,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支付補價的,應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補價后,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補價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換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都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上補價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不確認損益。收到補價的,應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加上補價后,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補價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換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都無法確定,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減去補價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不確認損益。
  12.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時,如果交換行為并沒有實現交換的最終目的,比如,換入的資產還需再次進行非貨幣性交易的,在交換最終目的實現之前,應接本準則第6、7、8條的規定處理。

                 披露

  13.企業應披露如下有關非貨幣性交易的信息:
  (1)非貨幣性交易的類型;
  (2)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金額;
  (3)非貨幣性交易的計價基礎以及實現的損益。

                 附則

  14.本準則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15.本準則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業應分清非貨幣性交易與貨幣性交易的界限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進行的各類交易,按照交易對象的屬性,可分為非貨幣性交易和貨幣性交易。非貨幣性交易不同于企業發生的一般交易行為,它是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本準則旨在規定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換出資產如何計價,以及相關損益如何確認的問題。
  在非貨幣性交易中,有時也會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這里的貨幣性資產,稱為補價。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并不意味著不涉及任何貨幣性資產,如果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則仍屬于非貨幣性交易。為便于判斷,一般以25%作為參考比例。如果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于25%(含25%),則視為非貨幣性交易,應根據本準則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如果這一比例高干25%(不含25%),則視為貨幣性交易,應根據貨幣性交易的核算原則進行會計處理。例如,甲公司用一臺設備A1交換乙公司的設備A2,以利于生產經營。在交換日,設備A1的賬面原值為100000元,累計折舊為20000元;設備A2的賬面原值為90000元,累計折舊為15000元。設備A1的公允價值為65000元,設備A2的公允價值為70000元。甲公司另支付銀行存款5000元給乙公司。在這項交易中,甲公司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即,銀行存款)5000元占換入設備A2公允價值70000元的比例為7.14%(5000/70000)。由于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7.14%,低于25%,所以,可以判定這項交易為非貨幣性交易,應根據本準則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又如,上例中,如果設備A2的公允價值為90000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甲公司需另支付銀行存款25000元。在這項交易中,甲公司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即,銀行存款)25000元占換入設備A2公允價值90000元的比例為27.78%(25000/90000)。由于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27.78%,高于25%,所以,可以判定這項交易為貨幣性交易,應根據貨幣性交易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二)企業應分清盈利過程完成的非貨幣性交易與盈利過程沒有完成的非貨幣性交易的界限
  盈利過程是否完成是非貨幣性交易會計核算中的重要概念。這里所講的盈利過程是否完成,強調的是持有換入資產相對于換出資產的目的是否發生變化。比如,換入的資產,其用途不同于換出的資產,則這一交易的盈利過程已經完成,換出資產所蘊含的經濟利益已經實現;又如,換入資產的用途與換出資產的用途是一樣的,只是改變了資產的具體形態,仍然服務于原來的目的,則這一交易的盈利過程就沒有完成,換出資產所蘊含的經濟利益還沒有實現。如果非貨幣性交易盈利過程已經完成,則采用公允價值作為計量標準,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非貨幣性交易盈利過程沒有完成,則采用賬面價值作為計量標準,一般不確認損益。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即發生了減值,則應確認損益。因此,企業必須分清盈利過程完成的非貨幣性交易與盈利過程沒有完成的非貨幣性交易的界限。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非貨幣性交易,雖然換入資產的用途不同于換出資產,但換入資產還需再次用于非貨幣性交易,才能實現交易的最終目的。在這種情況下,也應視為盈利過程沒有完成。比如,用商品換入一臺設備,計劃再用該設備換取另一種設備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這一交易的盈利過程就沒有完成。當然,在盈利過程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也應當確認換出資產的減值損失。
  (三)企業應合理劃分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歸屬
  非貨幣性交易是企業的特殊交易行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為正確核算非貨幣性交易損益,企業必須正確區分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性質,合理劃分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歸屬。
  對于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損益,企業應正確區分其性質,確定其歸屬。例如,在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換出的資產是原材料、庫存商品,則其公允價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可記入“存貨跌價損失”科目;如果換出的資產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則其公允價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可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換出的資產是長期股權投資,則其公允價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可記入“投資收益”科目。在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涉及補價時,以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基礎確認的收益,其會計處理方法是:如果換出的資產是原材料、庫存商品所確認的收益可記人“非貨幣性交易收益”科目,并在利潤表中“其他業務利潤”項下增設“非貨幣性交易收益”項目加以反映;如果換出的資產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確認的收益可記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如果換出的資產是長期股權投資,所確認的收益可記入“投資收益”科目。
  對于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損益,企業應正確區分其性質,分別歸屬于“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具體地說,如果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損益與主營業務內容有直接關系,應在“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如果與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有關,應在“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核算;如果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應在“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如果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涉及固定資產,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然后轉入“營業外收人”或“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

 二、關于引言
  本準則在引言部分指出,下述事項不包括在本準則范圍之內:
  (1)放棄非現金資產(不包括股權)取得股權;
  (2)企業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貨幣性交易。
  放棄非現金資產(不包括股權)取得股權,已在《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中規范,不包括在本準則范圍內。放棄股權以取得股權,如果屬于企業合并,將由相關準則或制度規范;如果不屬于企業合并,則按本準則進行會計處理。

 三、關于定義
  本準則對“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交易”、“待售資產”、“非待售資產”、“公允價值”進行了定義,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1.貨幣性資產
  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這里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貨幣性資產是相對于非貨幣性資產而言的。二者區分的主要依據是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如果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則該資產是貨幣性資產;反之,如果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則該資產是非貨幣性資產。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項目中屬于貨幣性資產的項目有:貨幣資金、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賬款、應收補貼款、其它應收款等。
  2.非貨幣性資產
  非貨幣性資產,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非貨幣性資產有別于貨幣性資產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例如,企業持有固定資產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產經營過程,通過折舊方式將其磨損價值轉移到產品成本中,然后通過該產品銷售獲利,固定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因此,固定資產屬于非貨幣性資產。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項目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的項目有:股權投資、預付賬款、存貨(在途物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生產成本)、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
  3.非貨幣性交易
  非貨幣性交易,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通常情況下,商品交易是用貨幣性資產(如現金)來交換非貨幣性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在這里,所交換的貨幣性資產的金額,是計量企業收到的非貨幣性資產成本的基礎,也是計量企業轉出非貨幣性資產的收益或損失的基礎。但是,非貨幣性交易一般不涉及貨幣性資產,表現為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與非貨幣性資產相交換。
  當然,非貨幣性交易中,有時可能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本準則指南提出了一個參考比例,即,如果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于25%(含25%),仍視為非貨幣性交易;如果這一比例高于25%(不含25%),貝視為貨幣性交易。
  4.待售資產
  待售資產,指企業為出售而持有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商品、短期股票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待售資產是相對于非待售資產而言的。二者區分的主要依據是企業持有資產的目的不同;待售資產是指企業為出售而持有的非貨幣性資產。企業持有待售資產的目的不是為在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使用,而是為了通過出售獲利。例如,企業持有商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銷售獲利,而不是為了通過使用獲利,所以,商品屬于待售資產。
  5.非待售資產
  非待售資產,指待售資產以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庫存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
  非待售資產是指企業不是為出售而持有的非貨幣性資產。企業持有非待售資產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勞動對象或勞動手段,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作用,而不是通過出售獲利。例如,企業持有庫存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勞動對象,通過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其進行加工形成商品,然后通過銷售獲利;企業持有固定資產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勞動手段,通過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作用于勞動對象,或服務于生產經營過程,同時以折舊方式將其磨損價值轉移到產品成本中,最后通過銷售該產品獲利。所以,庫存材料、固定資產都屬于非待售資產。
  6.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原則是:如果該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市價即為其公允價值;如果該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比照相關類似資產的市價確定;如果該資產和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均不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可按其所能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以適當的折現率貼現計算的現值評估確定。
  具體他說,公允價值可按以下方法確定:
  (1)有價證券,按現行市價確定;
  (2)非有價證券,應根據同類企業類似證券的市盈率、股利率及其預期增長率等因素估計確定;
  (3)存貨,按其形態分別確定:
  產成品和商品,按其售價減去處置費用和合理利潤后的余額確定;在產品,按其產成品的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尚需發生的成本、處置費用和合理利潤后的余額確定;
  原材料,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
  (4)固定資產,區分不同情況確定:
  使用的固定資產,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暫時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具有類似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的現行重置成本與可變現凈值二者孰低確定;為出售而持有的固定資產,按可變現凈值確定;
  (5)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按評估價值確定。

 四、關于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一)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范圍
  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待售資產與待售資產之間的交換以及非待售資產與非待售資產之間的交換。例如,庫存商品與庫存商品相交換、庫存商品與短期股票投資相交換、原材料與原材料相交換、原材料與固定資產相交換、原材料與無形資產相交換,等等。
  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企業以一項資產同時換入多項資產,或同時以多項資產換入一項資產,或以多項資產同時換入多項資產,也視為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二)不涉及補價情況下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但是,如果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
  需要說明的是,在換出資產沒有發生減值的情況下,如果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低于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仍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期末再按資產減值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這里所講的“賬面價值”,一般為資產的賬面余額扣除(或加上)有關備抵賬戶(或附加賬戶)金額后的凈值。其中,“賬面余額”是指賬戶在期末的實際余額,即,賬戶未扣除相關準備之前的余額。例如,存貨的賬面價值,就是存貨的賬面余額扣除有關存貨跌價損失準備后的金額;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就是債券投資的面值,加應收利息,再加(或減)未攤銷溢價(或折價)后的金額,扣除有關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對于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的增值稅,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例如,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存貨,則有關增值稅應分別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或“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固定資產,則有關增值稅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在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的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金,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例如,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存貨,則有關營業稅金、消費稅金應分別記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固定資產,則有關營業稅金應記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如果非貨幣性交易涉及的非貨幣性資產是無形資產,則有關營業稅金應記人“其他業務支出”科目。
  在非貨幣性交易中發生的一些費用,如資產評估費、運雜費等,可以根據資產計價原則直接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舉例——例1
  資料:甲公司以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車床A交換乙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車床B。甲公司換入乙公司車床B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用。車床A原值為100000元,在交換日的累計折舊為50000元,公允價值為75000元。車床B的原值為200000元,在交換日的累計折舊為120000元,公允價值為75000元。假設整個交易過程沒有發生相關稅費。
  分析:甲公司擁有車床A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而不是為了通過出售獲利;換入乙公司車床B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自用,而不是為了通過出售獲利,即,甲公司換入、換出的車床都屬于非待售資產。所以,甲公司進行的非貨幣性交易屬于非待售資產與非待售資產相交換,即,同類非貨幣性資產相交換。
  會計處理:甲公司
  第一步,確定換出資產車床A是否發生減值
  換出資產設備A的公允價值為75000元,換出資產設備A的賬面價值為50000元(原值100000元-累計折舊50000元),換出資產設備A的公允價值超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為25000元(75000元-50000元),即,換出資產設備A沒有發生減值。因此,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
  第二步,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0
    累計折舊     50000
  貸:固定資產-A  100000
  借:固定資產-B   5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0000
  舉例——例2
  資料:甲公司以一批庫存商品茶杯交換乙公司的一批庫存商品保健杯,以備銷售。庫存商品茶杯的賬面價值為150000元,公允價值為135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庫存商品保健杯的賬面價值為123000元,公允價值為135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假設整個交易過程除增值稅以外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
  分析:甲公司持有庫存商品茶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銷售獲利,而不是為了自用;換入乙公司庫存商品保健杯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銷售獲利,而不是為了自用,即,甲公司換入、換出的庫存商品都屬于待售資產。所以,甲公司進行的非貨幣性交易屬于待售資產與待售資產相交換,即,同類非貨幣性資產相交換。
  會計處理:甲公司
  第一步,確定換出資產庫存商品茶杯是否發生減值
  換出資產庫存商品茶杯的公允價值為135000元,賬面價值為150000元,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為15000元(135000元-150000元),即,換出資產庫存商品茶杯已發生減值。因此,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
  第二步,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
  根據增值稅的有關規定,企業以庫存商品與庫存商品相交換,視同銷售行為發主,應計算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繳納增值稅。
  換出商品的銷項稅額為135000×17%=22950元
  換入商品的進項稅額為135000×17%=22950元
  第三步,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保健杯         135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2950
    存貨跌價損失             15000
  貸:庫存商品──茶杯          1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950
  (三)涉及補價情況下同類非貨而性資產交換
  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過程中如果發生補價,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
  1.支付補價: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支付補價的,如果換出資產沒有發生減值,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低于其賬面價值,基本原則是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與補價之和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用公式表示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補價 如果換出資產發生減值,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則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補價之和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用公式表示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補價 確認的損失額=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
  2.收到補價: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收到補價的,如果換出資產沒有發生減值,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低于其賬面價值,基本原則是以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基礎,確認收益;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補價,加上已確認的收益,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確認收益的計算公式為:確認的收益=補價-(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計算公式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補價+確認的收益或者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
  如果換出資產發生減值,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則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補價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用公式表示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補價 確認的損失額=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
  舉例——例3
  資料:M公司擁有一個出租車隊以經營出租業務,其主要車輛是福特公司的汽車。M公司希望通過增加通用公司的汽車來提高出租車隊汽車的種類。因此,M公司與也擁有一個出租車隊經營出租業務的N公司商定,M公司用一輛福特汽車交換N公司的一輛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的原值為150000元,在交換日的累計折舊為15000元,公允價值為160000元;通用汽車的原值為200000元,在交換日的累計折舊為64000元,公允價值為170000元。M公司另外向N公司支付銀行存款10000元。假設整個交換過程沒有發生相關稅費。
  分析:M公司擁有出租車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經營出租業務獲利,而不是為了出售獲利;換入N公司擁有的通用公司汽車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經營出租業務獲利,而不是為了出售獲利,即,M公司換入、換出的汽車都屬于非待售資產。所以,M公司進行的非貨幣性交易屬于非待售資產與非待售資產相交換,即,同類非貨幣性資產相交換。
  N公司擁有出租車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經營出租業務獲利,而不是為了出售獲利;換入M公司擁有的福特公司汽車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經營出租業務獲利,而不是為了出售獲利,即N公司換入、換出的汽車都屬于非待售資產。所以,N公司進行的非貨幣性交易屬于非待售資產與非待售資產相交換,即,同類非貨幣性資產相交換。
  會計處理:M公司
  第一步,計算確定所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為:10000/(10000+160000)=5.88%
  由于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為5.88%,低于25%,因此,這一交換行為屬于非貨幣性交易,應按非貨幣性交易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第二步,計算確定換出資產福特汽車是否發生減值。換出資產福特汽車的公允價值為160000元,換出資產福特汽車的賬面價值為135000元(原值150000元-累計折舊15000元),換出資產福特汽車的公允價值超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為25000元(160000元-135000元),即,換出資產福特汽車沒有發生減值。因此,M公司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與補價之和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
  第三步,計算確定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入資產入賬價值=135000+10000=145000元
  第四步,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135000
    累計折舊          15000
  貸:固定資產——福特汽車   150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固定資產——通用汽車   14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45000
  會計處理:N公司
  第一步,計算確定所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10000/170000=5.88%
  由于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5.88%,低于25%,因此,這一交換行為屬于非貨幣性交易,應按非貨幣性交易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第二步,計算確定換出資產通用汽車是否發生減值。換出資產通用汽車的公允價值為170000元,賬面價值為136000元(原值200000元-累計折舊64000元),公允價值超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為34000元(170000元-136000元),即,換出資產通用汽車沒有發生減值。因此,N公司應以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為基礎,確認收益;以換出資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牛小龍

牛小龍

執業證號:

13413201611310733

安徽君峰斌律師事務所

簡介:

牛小龍律師,安徽大學法律專業,中國人民大學研修企業管理專業,從事法律職業工作10年余哉,曾在宿州市城市管理局·埇橋區人民法院·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工作,本律師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誠信共贏天下的理念全心全意的解決您的委托事務,你我之間的信任,就是合作共贏的基石。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牛小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2017-06-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016-03-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3修正)

2013-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3年修訂)

1983-09-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

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

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

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激情五月婷婷色|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奇米影视四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果冻传媒和91制片厂|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浪小辉chinese野战做受|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一级做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 qvod激情小说| 明星ai换脸高清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伊人影院综合网| 黄色福利在线观看| 太大了轻点丝袜阿受不了|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本毛茸茸的丰满熟妇|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