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管理局:
《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已經下發,為了更好地執行國務院的規定,并根據國務院“本規定由民航局負責解釋”的精神,現將“對《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條款的說明”發給你們,請按此說明統一解釋口徑。
附:對《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條款的說明
第一條 說明制定本規定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通用航空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飛行安全,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第二條 敘述通用航空的概念。說明本規定的適用范圍。
本條所指的“民用航空器”,是指飛機、直升機、飛艇等凡在大氣層中運行的所有民用運載工具。
“緊急情況下的救援飛行活動”,主要是指醫救飛行和搶險救災飛行等。其航行申請和放行飛機,可向當地民航或空、海軍航行調度部門申報,按《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條例》的規定執行。
在飛行作業基地遇到臺風、地震、洪水、大火臨近機場等特殊情況時的緊急調機及放行飛機,按照《中國民用航空專業飛行工作細則》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指從事通用航空飛行的單位或個人,經營通用航空業務的企業,都應服從民航局的通用航空行業歸口管理。
第四條 指從事通用航空飛行的單位或個人,經營通用航空業務的企業,都應當按照規定履行申請審批手續。審批及頒發通用航空許可證權限,分民航局和民航地區管理局兩級進行。民航局對民航地區管理局的審批結果如有異議,有權進行糾正。
本條所指的“從事通用航空飛行的單位或個人”,是指進行非取酬性的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非通用航空企業:“經營通用航空業務的企業”,是指進行取酬性的通用航空業務活動的通用航空企業。
本條第(二)款所指的“地區民用航空管理機構”,是指民航地區管理局。
第五條 指申請通用航空許可證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其他有關要求,應當根據民航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的需要提供。
本條第(一)款所指的“其他有關證件”,主要指航空器國籍登記證、適航證、機載無線電設備電臺執照。
第(二)款所指的“飛行人員”,是指航空器駕駛員、領航員、報務員、隨機工程師(機械員)。如有聘任外籍駕駛員的,則需提交民航局科教部門對外籍駕駛員駕駛執照的認可證件。
在“航空器維修人員”中,如有聘任外籍維修人員的,則應提交民航局航空工程部門對外籍維修人員維修執照的認可證件。
對“從事空中作業的駕駛員”,由從事或經營通用航空飛行或業務的單位、個人、企業,自行組織專業訓練,考核合格,并向民航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提交合格證件。
第(三)款主要指使用機場的道面質量和長度、寬度以及凈空條件,應能滿足所使用航空器的安全起降要求。“機務維修條件”,主要指擁有必備的機務維修設備和設施。除外,還應具有必要的航行調度、通信聯絡、氣象保證、航油供應等飛行勤務保障條件。
第六條 所指的“原發證機關”,是指民航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
第七條 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盡量減少從事或經營通用航空飛行業務的單位、個人、企業在航空器發生意外事故中的經濟損失,并保護第三者的利益。
第八條 指的是,經民航局批準,通用航空企業可以在國際通用航空市場承攬通用航空業務。
第九條 規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不受污染,保護生態平衡和人身健康。所指的“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主要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標準。
第十條 所指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第十一條所指的“有關民用航空的規章、條令,主要指以下各項:
1.各種稅收法規,如國營企業所得稅、工商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獎金稅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及經濟合同仲裁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5.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企業財產保險條款;
6.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
7.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使用飛機執行各項專業任務的規定;
8.國務院關于開辦民用航空運輸企業審批權限的暫行規定;
9.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
10.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開辦通用航空業審批程序;
11.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12.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指揮細則、領航工作條例、通信業務規程、機務工作條例、油料工作條例;
13.中國民用航空專業飛行工作細則、直升機近海飛行規則;
14.中國民用航空局關于保證安全的決定、重申禁止飛行的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 指的是,從事或經營通用航空飛行或業務的單位、個人、企業,都應當按照《中國民用航空統計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向民航局計劃部門和通用航空部門每月報送一次“工業飛行統計表”和“農林業飛行統計表”,并每年報送一次這兩項的年報表,每半年報送一次“空勤人員統計表”;每年報送一次“飛機利用統計表”。
通用航空企業還應向民航局計劃部門和通用航空部門報送本企業發展的中(五年)、長期(十年或十年以上)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業務量預測,現有能力與發展設想(機隊、人員、資金等),財務預測(收入、成本、盈虧等),實現計劃采取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第十二條 所指的“民用航空教育、訓練管理辦法”,由民航局科教部門組織制定,并負責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
第十三條 所指的“航空體育管理辦法”,由國家體委航空體育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報民航局備案,并負責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
第十四條 所指“違法、違章”,主要是指違反對《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第十條和第十一條說明中提到的十四項內容。違反者則要受到處分。
對違反有關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民用航空規章、條令;不正當地從事飛行活動或經營航空業務,謀取私利,欺騙上級和用戶;威脅飛行安全和空防安全;損害公共利益,情節一般,態度較好者,可給予警告處分;情節比較嚴重,認錯態度又不好者,除全部沒收其非法所得外,還要課以罰款的處分。
對違犯有關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民用航空規章、條令;違法從事飛行活動或經營航空業務,蒙騙上級,坑害用戶,謀取暴利;組織管理混亂,危及飛行、空防安全或已發生等級飛行的事故;危害公共利益,除了要全部沒收其非法所得的暴利外,對情節嚴重,行為惡劣者,應令其暫停業務,限期進行整頓,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恢復從事或經營通用航空飛行或業務,否則,予以吊銷通用航空許可證;對情節特別嚴重,行為特別惡劣,屢教無效者,則要吊銷通用航空許可證。
凡是受到吊銷通用航空許可證處分的企業,民航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應當會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規定同時吊銷其營業執照。
第十五條 指的是,由民航局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規定進行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含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88-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