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司法鑒定活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司法活動的公正性,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深圳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的司法鑒定,是指司法鑒定人對涉及案件的有關證據問題所進行的技術性鑒別和判定的活動。
第三條 司法鑒定應當遵循科學、客觀、公正、及時、合法的原則。
第四條 司法鑒定實行回避、保密和錯鑒追究制度。
第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以下簡稱公安司法機關)負責管理其內設的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工作。
市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第六條 司法鑒定人依法獨立進行司法鑒定,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干預。
第七條 設立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由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
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負責指導、監督、協調司法鑒定工作。
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市司法行政機關負責。
第八條 設立市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聘請若干名專家為鑒定人,負責本市的復核鑒定。
專家委員會的成員由兼職專家擔任。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司法機關應當重視和服從司法鑒定體制的改革,逐步實現司法鑒定工作的統一化、規范化管理。
第二章 司法鑒定機構與司法鑒定人
第十條 本條例所稱司法鑒定機構包括公安司法機關內設的鑒定機構(以下簡稱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專家委員會和其他依法設立的鑒定機構(以下簡稱社會鑒定機構)。
本條例所稱司法鑒定人包括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中的鑒定人、專家委員會中的專家鑒定人和社會鑒定機構中的鑒定人。
第十一條 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依法承擔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司法鑒定工作。
第十二條 社會鑒定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登記手續后,方可從事司法鑒定活動。
社會鑒定機構應當在登記的范圍內開展司法鑒定業務。
第十三條 根據需要設立市司法鑒定中心,統一承擔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業務,并可向社會提供司法鑒定服務。
第十四條 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中的司法鑒定人應當具備相應的技術資質和鑒定人資格。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聘請其他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作為鑒定人。
社會鑒定機構中的司法鑒定人必須符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司法行政機關確定的條件,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資格后,方可從事司法鑒定活動。
第十五條 司法鑒定人享有下列權利:
?。ㄒ唬┮?a href='http://www.6065bob.com/weituo/1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委托人無償提供鑒定所需資料;
(二)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
?。ㄈ┚芙^接受不合法、不具備鑒定條件或者超出自身鑒定能力的鑒定委托;
(四)保留與其他鑒定人不一致的意見;
?。ㄎ澹┮婪ㄏ碛械钠渌麢嗬?。
第十六條 司法鑒定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ㄒ唬┳裱耙允聦崬楦鶕钡脑瓌t,遵守職業道德和操作規范;
(二)出庭參加訴訟;
(三)妥善保管鑒定材料;
?。ㄋ模┮婪ɑ乇?;
(五)保守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婪☉斅男械钠渌x務。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
?。ㄒ唬┦潜景府斒氯嘶蛘弋斒氯私H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ㄈ芜^本案的偵查、檢察、審判人員或者證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鑒定公正的。
第三章 初始鑒定
第十八條 本條例所稱初始鑒定,是指提交專家委員會之前所作出的司法鑒定。
第十九條 訴訟過程中的初始鑒定由公安司法機關決定進行。當事人可以向公安司法機關申請進行初始鑒定。經公安司法機關同意,當事人可以委托社會鑒定機構進行初始鑒定。
第二十條 鑒定申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ㄒ唬┥暾埲司邆浞ǘl件;
?。ǘ┧丸b材料具備鑒定條件、符合鑒定要求;
?。ㄈ┥暾堣b定的項目屬于案件范圍和受理機關職責范圍;
?。ㄋ模┥暾堣b定的項目屬于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禁止、不限制的;
?。ㄎ澹┓?、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機構可以決定終止鑒定:
(一)送鑒人要求終止鑒定的;
(二)送鑒人不能提供鑒定所必需的相關材料的;
(三)鑒定中遇到本機構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的。
鑒定機構決定終止鑒定的,應當向鑒定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本條例所稱送鑒人是指持有并向鑒定機構提供鑒定材料的組織和個人。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鑒定機構應當重新組織鑒定:
?。ㄒ唬╄b定人不具備法定資格的;
?。ǘ┧丸b材料失實的;
?。ㄈ╄b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
?。ㄋ模╄b定人應當回避而未回避的;
(五)其他因素可能影響鑒定結論客觀真實的。
第四章 復核鑒定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復核鑒定,是指專家委員會組織作出的鑒定。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進行復核鑒定。
?。ㄒ唬┕菜痉C關對初始鑒定結論有異議的;
(二)當事人對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作出的初始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復核鑒定的;
?。ㄈ┮环疆斒氯藢α硪环疆斒氯颂峁┑某跏艰b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復核鑒定的。
第二十五條 復核鑒定由公安司法機關委托進行。
申請人對初始鑒定有異議的,可以向案件辦理部門書面申請復核鑒定。案件辦理部門經審查后決定不接受復核鑒定申請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鑒定機構的選擇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專家委員會的專家鑒定人應當是符合法定執業條件、在其所屬專業領域中具有公認的較高業務水平和公信力的專業人士,經本人申請及行業主管部門推薦,由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聘任。
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應當定期公布所聘專家鑒定人的名單。
第二十七條 專家委員會接受鑒定委托后,應當指定三名以上的專家鑒定人進行復核鑒定,并將專家鑒定人名單及時告知申請人。
專家鑒定人對鑒定結論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二十八條 有關部門對復核鑒定有異議的,可以提請其上級部門鑒定機構或者委托本市以外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但不得組織本市鑒定機構另行鑒定。
第五章 鑒定材料、鑒定書與鑒定費
第二十九條 鑒定需損耗檢材的,應當經送鑒人同意。需耗盡檢材或者損壞原物的,應當征得送鑒人的書面同意。
第三十條 鑒定機構應當建立送鑒材料登記、移交制度,建立司法鑒定檔案,妥善保管送鑒材料和鑒定資料。
第三十一條 鑒定書應當載明鑒定受理日期、委托人、案件名稱、送鑒材料情況、鑒定要求、鑒定結論或者鑒定意見、鑒定人及其他應當包括的內容。
第三十二條 司法鑒定人在鑒定書正文之后簽名蓋章,同時加蓋鑒定機構司法鑒定專用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書無效:
?。ㄒ唬╄b定機構或者鑒定人不具備法定條件或者資格的;
?。ǘ╄b定程序違法的;
?。ㄈ╄b定人應當回避而未回避的;
(四)鑒定人未簽名或者鑒定機構未加蓋鑒定專用章的。
第三十三條 鑒定費的收取標準由物價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確定并予以公布。
公訴案件中刑事部分的鑒定和司法機關自行決定并由其鑒定機構進行的鑒定不得收費。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社會鑒定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從事鑒定活動的,由市司法行政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社會鑒定機構在進行司法鑒定活動中,違反本條例其他規定的,由市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吊銷執照。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取得合法資格從事鑒定工作的,由作出鑒定人員所在單位對其本人及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未取得合法資格從事鑒定工作的,由市司法行政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對鑒定人所在的鑒定機構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司法鑒定人在司法鑒定中違反本條例的,根據情節分別予以以下處罰:
(一)鑒定人為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二)鑒定人為社會鑒定機構從業人員的,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市司法行政機關可以予以警告、責令其停業3個月以上12個月以下;情節嚴重的,資質授予機關可以依法取消其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人資格;
?。ㄈ╄b定人為專家委員會成員的,可以由市司法鑒定工作委員會解除聘任。
第三十七條 公安司法機關鑒定機構鑒定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導致鑒定結論錯誤,引起國家賠償的,有關部門依法向錯鑒責任人員追償。
其他司法鑒定人員因過錯導致鑒定結論錯誤,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第三十八條 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人員在司法鑒定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追究行政責任。
第三十九條 司法鑒定人和其他人員在司法鑒定活動中,違反法律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條 仲裁和行政執法中的鑒定活動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一條 市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