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法規只能“推倒重來”
“本來最初的想法只是修改現行法律,可后來一研究,舊《特區合同條例》的整體架構已經滯后了,必須推倒重來。”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管林根局長表示,1994年7月,深圳市人大在全國率先頒布《深圳經濟特區勞動合同條例》,為深圳建立勞動合同制度、為用人單位與員工以合同形式確立勞動關系、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變化,已經沿用10年的《深圳經濟特區勞動合同條例》與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已經不能適應深圳勞動關系形勢發展的需要。
新條例旨在規范勞資關系
在昨日的草案論證會上,有關人士指出,深圳要建設國際化城市,必須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勞動合同制度,規范和調整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為深圳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因此,重新制定《深圳市勞動合同條例》已勢在必行。據悉,新條例在條文方面的重點也放在規范勞資關系上,作出了諸如違約金不得超過員工一年工資、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及其他證件可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等詳細規定。
三大不足阻礙勞動力市場發展
據介紹,舊條例存在以下三大不足。
一是適用范圍偏窄。舊條例是特區法規,而寶安、龍崗兩區只能適用廣東省的有關規定。適用法規上的一市兩制,不利于形成公平有序的勞動力市場。
二是與國家促進就業的要求不相適應。《特區合同條例》只對全日制用工這種單一的勞動關系作出規定,無法適應企業日益多樣的用工需求。而近年來深圳非全日制用工發展很快,餐飲、旅游、零售等行業的非全日制員工幾乎占員工人數的40%以上。由于深圳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非全日制員工在勞動報酬等方面的權益受到損害。
三是與當前嚴峻的勞動違法形勢不相適應。近年來企業侵犯員工合法權益情況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因勞動違法行為頻繁,使勞動監察部門疲于應付,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2003年,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勞動爭議立案數為11858件,比上年上升20%,其中因不簽合同、履行、解除勞動合同引發的爭議占60%以上。
政策解讀
亮點1 “三來一補”也要簽合同
《條例》根據深圳的實際情況,在適用范圍中涵蓋了“三來一補”工廠。這類工廠在深圳數量多、分布廣,是深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由于“三來一補”工廠不屬于法人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極不規范,勞動爭議數量很大,所以《條例》規定,“三來一補”工廠也必須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亮點2 工會可以監督合同履行
《條例》依照新的《工會法》,進一步強化了工會在勞動維權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條規定,工會不但應當對勞動者提供勞動合同方面的幫助和指導,也可以監督合同的訂立、履行、終止、變更與解除等各個過程,以保護員工權利。第四十條還專門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將理由通知工會。
《條例》對工會職能的強化,將引導其逐步建立勞動關系的多層次協調體制,消除目前在勞動關系調整體制上僅由勞動保障部門獨家處理勞動爭議的現狀,將大量的勞資矛盾及時化解在基層。
亮點3 事實勞動關系也受保護#p#分頁標題#e#
雖然從維護員工權利的角度,企業必須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但現實生活中仍然有相當部分的員工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簽合同。針對這種狀況,新《條例》的一大突破就是在第四十二條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或續簽勞動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按勞動者實際履行的條件簽訂或續簽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也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亮點4 鐘點工可不簽書面合同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在同一用人單位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5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30小時的勞動合同。在《條例》中,專門用了一章的篇幅詳細規定了非全日制員工的勞動合同。首先是確認了非全日制員工雙重勞動關系的合法性。其次,明確規定了非全日制員工的工作時間。
其最大的突破是,承認了非全日制用工采取非書面合同的合法性。規定中非全日制勞動合同期限在一個月以下的,經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訂立口頭勞動合同,以適應這一用工形式便捷、靈活的特點,方便了勞動關系當事人的結合,有利于促進就業。同時也規定了非全日制勞動合同雙方可以隨時提出終止履行的對等權利,極大地增強了能進能出的自由度,進一步弱化了員工對用人單位的依附性。
《條例》還規定,非全日制用工的社會保險繳費由員工自己繳納;其職業風險、福利待遇等因素,通過適當調整最低小時工資予以平衡;發生工傷、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承擔經濟賠償責任。這都將大大鼓勵用人單位使用非全日制員工。
亮點5 明確試用期限違約金額
針對一些用人單位通過僅約定試用期,克扣員工勞動報酬的情形,《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滿一年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個月;三年以上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時,針對一些用人單位利用勞動合同任意設定違約金對員工造成經濟損害的情形,《條例》第十九條對員工支付違約金的約定范圍作了限定,用人單位僅能就員工違反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或競業限制約定的兩種情況設定違約金,而且違約金數額最多不能超過員工一年的工資。
亮點6 扣押員工證件將受重罰
一部法律的威懾力,很大程度體現在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上。《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本條例規定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或者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未及時續簽勞動合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將按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人數處以每人500元的罰款。
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持有勞動合同的,勞動保障部門按未持有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人數處以每人100元罰款。
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或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向員工收取費用的,或者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及其他證件的,勞動保障部門可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決定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主席令 第19號)
2009-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時間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