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條 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解讀:本條源于《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1款第3項之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在環境污染侵權中法定的特殊的不承擔責任事由即免責事由,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環境保護法》第41條第3款規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時,免于承擔責任”。
2、《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2條規定:“完全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經用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的,造成污染損害的有關責任者免于承擔責任:(1)戰爭;(2)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3)負責燈塔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
這里注意“不可抗力”的所指,在《民法通則》的一般規定中和本法環境污染侵權規定中的范圍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民法通則》規定的免責事由為“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包括自然災害和部分社會事件(如戰爭、政府封鎖及禁運等)。但在環境污染侵權中規定的范圍相對較小,如《環境保護法》規定免責事由只限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事由只限于“戰爭”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另外,對于與一般侵權行為相同的免責事由,如第三人過錯、被侵權人故意等這里不再累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6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7-06-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