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附 則
【正文】本章是關于繼承法的適用問題的規定,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別規定,涉外繼承和繼承法生效的時間等內容。
第三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釋義】本條規定了少數民族的財產繼承問題。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于各民族的情況不盡相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特點。根據我國憲法關于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由少數民族自己保持或者改革他們的風俗習慣的原則規定,以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規定的精神,本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規定",必須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或備案,這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這是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按此原則,民族自治地方的繼承法規在適用上優于本法。應當明確的是,本法所規定的各項基本原則、基本內容,無一例外地適用于我國任何地區,包括民族自治地區。如果民族自治地區沒有地方法規的,仍按本法執行。
第三十六條 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釋義】本條規定的是涉外繼承的問題。
涉外繼承,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財產繼承。即在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產這三個構成繼承關系的基本要素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外國因素。例如,被繼承人是外國公民,或者繼承人中有外國公民,或者在中國境內的遺產為外國人所遺留,或者中國公民的遺產遺留在國外,等等。由于含有涉外因素,便會導致適用法律方面的沖突。關于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律適用,各國有不同的規定。我國在處理涉外繼承關系時,采取分別制,即對被繼承人的動產,適用其遺產所在地法,而對其不動產,則適用其不動產所在地法。具體地講,不論中國公民繼承中國人在外國的遺產、中國公民繼承外國人在外國的遺產、中國公民繼承外國人在華遺產,還是外國人繼承中國人在華遺產、外國人繼承外國人在華遺產,外國人繼承中國人在外國的遺產,動產都是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適用被繼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國家的法律。不動產都是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本條應明確下面幾個概念。(1)住所地。它是指戶籍登記的所在地。(2)動產。它是指能夠移動的物。(3)不動產。它是指土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等不能移動或移動會損失經濟價值的物。各國法律對住所地、不動產和動產概念的規定不盡相同,適用法律時應注意。此外,對涉外繼承問題,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則按照其有關條約、協定處理,即條約、協定對繼承問題另有規定的,則該規定優先于兩國的繼承法加以適用。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釋義】本條規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生效時間問題。
繼承法的時間效力,是指繼承法從何時開始實施生效,以及繼承法實施生效后對已經出現的有關繼承的事件與行為有無溯及既往的效力。(一)繼承法的實施生效時間。它是指繼承法制定頒布后,從何時開始施行,發生調整人們財產繼承關系的法律效力。關于法律制定頒布后的實施生效時間,我國法律采取的做法是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即行實施生效、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先預試行、法律公布后達到一定時間才開始生效幾種方式。本法屬于第三種方式。本法于1985年4月10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頒布后,并未當即生效,而是在經過近半年的時間才正式施行生效的。(二)繼承法的溯及效力。它是指繼承法施行生效后,對于已經發生的有關繼承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還產生適用繼承法的效力。關于本法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六十四條規定:"繼承法施行前,人民法院已經審結的繼承案件,繼承法施行后,按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的,適用審結時的有關政策、法律。""人民法院對繼承法生效前已經受理、生效時尚未審結的繼承案件,適用繼承法。但不得再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