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條 城鎮污水應當集中處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財政預算和其他渠道籌集資金,統籌安排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提高本行政區域城鎮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率。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城鄉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編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建設、經濟綜合宏觀調控、環境保護、水行政等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組織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并加強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督管理。
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處理的有償服務,收取污水處理費用,保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向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污費。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應當用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不得挪作他用。
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收費、管理以及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污水處理收費的規定。
“城鎮污水”,系指納入和尚未納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隨著我國城鎮的迅速發展,城鎮普遍面臨著水資源缺乏和水環境惡化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影響了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城鎮污水集中處理是解決城鎮水危機的有效辦法,也是保護城鎮水環境的重要防線。城鎮污水進行集中處理,主要有以下優點:一是通過集中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城鎮污水的處理率,降低未經處理污水的排放量;二是通過集中處理可有效降低水污染物的危害性,提高城鎮整體的水環境質量;三是通過集中處理,可以做到城鎮污水處理的規模化,有效降低處置費用。
國家十分注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文件中也多次對城鎮污水處理的目標提出過要求。早在1991年,建設部發布的《關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的若干規定》中就提出: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工程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骨干工程。加快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是改善城市水環境的當務之急,到20世紀末達到城市工業廢水處理率84%、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20%、城市排水管道服務面積普及率70%的規劃目標。2000年11月,《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十五”期間,所有設市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到2005年,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應達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應不低于60%,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重點風景旅游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今后,城市在新建供水設施的同時,要規劃建設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2007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中規定:要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工程建設。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全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億噸/日。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當對城鎮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加快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需要說明的是,城鎮污水實行集中處理雖是城鎮水污染防治的大趨勢,本條對此也作出了規定,但并不是強制所有地方都要實行污水的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的程度、規模等也是相對的,對于一些因地區差異,不適宜進行污水集中處理的城鎮,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環境條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選擇合理的處理方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工作作為重點職責,加強領導,積極推進水污染的集中處置,提高工程投資效益和水污染防治能力。有關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認真做好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工程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建設好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工程。依照本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防治城鎮水污染方面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點: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籌集資金,統籌安排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要達到《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目標要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的建設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作為城鎮基礎設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用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的建設,籌集資金可以有多種渠道,包括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本地區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管網的建設,通過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參與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的建設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僅靠政府的財力不夠,有必要采取有利于加快建設、加速發展的措施,切實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鼓勵各類所有制經濟積極參與投資,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如目前一些地方的做法是,政府通過招投標選擇社會投資者,社會投資者可采用BOT等特許經營方式投資或與政府授權的企業合資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利用外資等,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多種渠道籌集的資金不僅要用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也要用于與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相配套的管網建設。沒有與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相配套的管網,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難以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率。因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擴展污水收集管網的服務范圍,確保管網的配套。
2.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分別組織編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城鎮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項龐大、復雜、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首先要有完善的收集和處置設施。由于城鎮污水既有城鎮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也有工業企業產生的工業廢水,要對污水進行處置,關鍵是要根據水污染物的不同類型、數量和危害性,建設適合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同時,還要考慮到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合理布局和規模,既要提高城鎮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率,又要防止重復建設。這就需要在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前,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為此,本條明確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城鄉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編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建設、經濟綜合宏觀調控、環境保護、水行政等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3.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組織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并加強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督管理。為了保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落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好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的建設工作。同時,也要重點加強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管。《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中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管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所有污水處理廠全部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實現對污水處理廠運行和排放的實時監控,不斷提高城鎮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效率,保證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的實際處理負荷,在一年內不低于設計能力的60%,三年內不低于設計能力的75%。建設部2004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的意見》中要求: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委托有資格的檢測單位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水量和污泥進行定期監測,并監督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情況。可采用委派監管員的方式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過程實行監管。在嚴格監管和監測的基礎上,加強對污水處理廠運營費撥付的核定工作。
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的正常運行及維護,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僅靠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有必要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的市場化改革,實現產業化經營。實現產業化經營的方向是,改革價格機制,鼓勵多種經濟主體參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經營,實現運營主體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因此,應當允許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向排污者收取一定的費用。本條規定,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處理的有償服務,收取污水處理費用,保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發布的《關于印發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已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城市都要立即開征污水處理費,其他城市應在2003年年底以前開征。要加快推進價格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產業化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征收的污水處理費要能夠補償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成本和合理的投資回報,有條件的城市可適當考慮污水管網的建設費用。污水處理費的征收標準可按保本微利、逐步到位的原則核定。在城市范圍內排放污水的單位和個人(包括使用自備水源的),均應繳納污水處理費。同時,為了防止重復收費,增加排污者的經濟負擔,本條還規定,向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污費。
為了促進城鎮水污染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和保證水污染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收取的污水處理費應當做到專款專用。本條對此規定,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應當用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不得挪作他用。本條還規定,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收費、管理以及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