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條文注釋
敲詐勒索,指行為人對被害人實施威脅或要挾的方法,迫使其交付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
威脅或要挾方法,是指對公私財物所有者、保管者給予精神上的強制,造成其心理上一定程度的恐懼,以至于不敢反抗。敲詐勒索的行為人所實施的威脅和要挾,其內容可能涉及被害人的諸方面利益,包括合法與非法利益。通常表現為:以在一定時間或者條件下,對被害人及其親屬的人身暴力的威脅;以毀壞被害人人格、名譽相威脅;以毀壞財物相威脅;以揭發被害人的隱私或弱點相威脅、要挾;以其他方法進行威脅,如利用栽贓陷害相威脅、要挾等。
在實際執行中,(1)要注意區分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的界限:敲詐勒索罪的威脅行為僅使被害人產生畏懼心理,并交出公私財物為限,被害人尚有相當程度的意志自由,還有延緩的余地。而在搶劫罪中,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現實的威脅,已沒有延緩的余地。(2)要注意本罪與綁架罪的界限:本罪是以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付財物,而綁架罪是綁架劫持人質限制其自由,并以殺害傷害被劫持人等威脅其家屬或者單位交付財物。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準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2017-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國務院關于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