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條 【證據及種類】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條文注釋
本條對刑事訴訟證據及其種類作了規定。
證據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進行立案、偵查、逮捕、起訴和審理,以及定罪量刑的依據,是司法人員查明和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證據必須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推斷或捏造的東西,既包括證明被告人有罪、罪重的事實,也包括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可以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法律規定的七種證據,只有在經當事人雙方和公訴人、辯護人的質證,通過將該證據所提供的情況與其他證據相互驗證,去偽存真后,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3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186-188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2018修正)
2018-04-27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