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適應勞動制度改革的需要,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保障國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職工在待業期間的基本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一)宣告破產的企業的職工;(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的職工;(三)企業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工人;(四)企業辭退的職工。
第二章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籌集和管理
第三條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來源:(一)企業按照其全部職工標準工資總額的1%繳納的待業保險基金(繳納所得稅前列支);(二)職工待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后,由銀行按照國家規定支付的利息;(三)地方財政補貼。
第四條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統籌使用。不敷使用時,由地方財政補貼。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預算、決算和財務管理辦法,由勞動人事部會同財政部制訂。
第五條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由企業開戶銀行按月代為扣繳,轉入所在市、縣主管職工待業救濟機構在銀行開設的“職工待業保險基金”專戶。
第三章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使用
第六條 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開支項目:(一)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的職工,在待業期間的待業救濟金;(二)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的職工,在待業期間的醫療費、死亡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救濟費;(三)宣告破產的企業離休、退休職工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而又符合離休、退休條件職工的離休、退休金;(四)企業辭退的職工和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工人,在待業期間的待業救濟金和醫療補助費;(五)待業職工的轉業訓練費;(六)扶持待業職工的生產自救費;(七)待業職工和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管理費。
第七條 待業救濟金,以職工離開企業前兩年內本人月平均標準工資額為基數,按以下辦法發放:(一)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的職工,在宣告破產和宣告瀕臨破產法定整頓期以后,工齡在五年和五年以上的,最多發給二十四個月的待業救濟金,其中:第一至十二個月,每月為本人標準工資的60%至75%,第十三至二十四個月,每月為本人標準工資的50%;工齡不足五年的,最多發給十二個月的待業救濟金,每月為本人標準工資的60%至75%。(二)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工人,在扣除已發給本人的生活補助費的月份后,按照本條(一)項規定領取待業救濟金。(三)企業辭退的職工,按照本條(一)項規定領取待業救濟金。
第八條 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和瀕臨破產的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而又符合離休、退休條件職工的離休、退休金的支付辦法為:(一)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前,已實行退休金社會統籌的地區,按照統籌辦法辦理;:未實行退休金社會統籌的地區,暫在待業保險基金中按照原規定的標準支付。(二)距法定離休、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職工,在待業期間符合離休、退休條件的,其離休、退休待遇按本條(一)項規定辦理。已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不再領取待業救濟金。
第九條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停止享受待業救濟待遇:(一)領取待業救濟金超過第七條(一)項規定期限的(其中符合社會救濟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領取社會救濟金);(二)已重新就業(包括從事個體勞動)的;(三)無正當理由,兩次不接受有關部門介紹就業的;(四)待業期間受勞動教養或被判刑的。
第十條 以非法手段獲取待業救濟待遇的,應當追回其全部非法所得的救濟金。
第十一條 職工待業救濟基金在保證用于第六條(一)、(二)、(三)、(四)項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轉業訓練和建立培訓設施,扶持待業職工進行生產自救,開辟就業門路。
第四章 管理機構
第十二條 待業職工和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管理,由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勞動服務公司負責,其職責是:(一)負責待業職工的登記、建檔、建卡、組織管理工作;(二)負責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發放工作;(三)負責待業職工的就業指導、就業介紹工作;(四)組織待業職工的轉業訓練,扶持、指導生產自救和自謀職業。
第十三條 各地勞動服務公司應當設立專職機構或配備專職管理人員,管理待業職工和職工待業保險基金。所需人員編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精簡原則,列為事業編制。其經費可在職工待業保險基金的管理費中列支。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并報勞動人事部備案。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勞動人事部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2017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系碩士,執業以來一直辦理刑事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紹興市嵊州市執業,2019年7月開始在杭州市專業刑事所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執業,2019年12月成為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授薪合伙人,2020年3月被派駐到浙江靖霖(紹興)律師事務所擔任副主任一職,執業以來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精湛的執業水準、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浙江各地具有廣泛、良好的社會資源,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其為人正直、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多年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理了一大批在國內或省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曾為多名重大刑事案件被告人成功做無罪辯護、死刑立即執行案件改判為死緩的成功案例。累計辦理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
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
2008-04-23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保持友好關系以及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的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督促整改2007年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查出的重大隱患的通知
2008-02-19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
2007-11-17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
2007-09-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07-04-14國務院關于建筑業實行八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的規定[失效]
1956-06-08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失效]
195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