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年初以來,旅游部門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開展了旅游市場治理整頓工作,通過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推行導游計分聯網管理,試行企業間傭金收授辦法,解決旅游行業內的重點問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旅游市場涉及面廣,目前影響旅游市場綜合環境的一些問題,如“黑社”、“黑車”和“黑導”等無證經營行為,以及非法“陪游”、“伴游”和欺客宰客、脅迫消費、質量欺詐等違法違規現象仍比較突出。這不僅嚴重沖擊了旅游市場秩序,而且極大損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和我國旅游業的形象。為此,國務院決定,從現在起,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旅游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工作。經國務院批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整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旅游城市為依托,按照標本兼治的方針,強化監督執法與加強建章立制相結合,集中時間和力量,重點打擊影響旅游市場秩序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促進旅游業健康發展。通過專項整治,有效遏制違法違規活動,優化旅游市場環境,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者的滿意程度,樹立我國安全有序的世界旅游勝地形象。
二、整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堅決打擊非法經營旅行社業務。嚴格按照國務院公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從事旅行社業務的主體資格進行審核,重點查處掛靠承包變相轉讓旅行社經營權,超范圍經營旅行社業務,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及所辦實體無證照非法經營旅行社業務,中介機構非法經營出境旅游業務,社會閑散人員拉幫結伙私攬旅行社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依法查處境外駐華機構非法從事旅游經營活動。對未經國家旅游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必須堅決予以關閉;對違反有關規定直接或變相從事旅游經營活動的,責令其停止經營活動并沒收其非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堅決予以取締。
(三)整治旅游客運行為。重點查處未經當地主管部門核準發放營(準)運證(牌)的車輛非法從事旅游客運,以及危及客運安全的報廢車輛運營、帶“病”運營、超載運營等行為;嚴厲打擊在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城市廣場等游客集散地爭奪地盤、搶拉游客和敲詐勒索等欺行霸市行為。
(四)大力凈化旅游景區(點)的游覽環境。開展對旅游景區(點)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堅決查禁從事封建迷信或有損國家形象的違法活動,打擊強買強賣、尾追兜售以及搶劫盜竊和騙財騙錢等危害景區(點)治安秩序的違法行為;取締旅游景區(點)的各種非法攤點。
(五)嚴厲打擊旅游購物欺詐行為。組織開展旅游商品銷售市場執法檢查,重點查處制假售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質次價高和虛假宣傳,接待旅游團進行“封閉式”銷售和以醫療咨詢為名兜售高價藥品等欺詐行為,購物點與導游人員相互串通私授私收回扣的非法行為;取締針對旅游團開辦的所謂“走私罰沒品專營店”、假免稅店等有嚴重偷稅逃稅或摻雜使假的購物點。
(六)依法打擊非法從事導游活動。嚴格按照國務院公布的《導游人員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規范導游服務市場。重點查處無合法證件和無正當手續從事導游活動,偽造和借用他人導游證的行為;嚴厲打擊借導游服務之名從事色情活動的“陪游”、“伴游”等非法活動。
(七)規范旅行社經營和導游服務行為。重點查處旅行社低于成本經營,以虛假廣告招徠游客,導游擅自增減旅游項目、索要小費以及有損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的言行和在講解中摻雜庸俗、下流、迷信內容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整治工作的措施和要求
(一)地方負責,落實責任制。旅游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工作要堅持“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方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各旅游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領導和協調,制定具體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目標,落實責任制,把任務和責任逐級分解到有關單位和個人,形成專項整治工作的有效機制。
(二)部門協作,綜合治理。全國旅游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工作,由國家旅游局會同國家經貿委、公安部、交通部、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等部門負責指導和協調。旅游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旅行社和導游人員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似及中介機構非法經營出境旅游業務的查處;公安機關要依法嚴厲打擊旅游市場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騙財騙錢、從事色情活動的“陪游”和“伴游”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旅游景區(點)的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把市場準入關,加強對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私授私收回扣、制假售假和亂設攤點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旅游行政部門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聯合查處境外駐華機構非法從事旅游經營活動;交通部門和公安機關要開展對旅游車輛經營和運營中危及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質檢部門要采取措施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旅游商品、質量欺詐和強制檢驗的旅游商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和打擊力度。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專項整治的工作目標,根據各自的分工,齊心協力,密切配合,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加大執法力度,完善監督機制。要建立執法檢查目標責任制,加大對旅游市場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力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形成旅游市場打假打非的高壓態勢。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監督作用,采取檢查、受理投訴等方式,進行有效的行政監督;發動各行各業和游客、市民共同參與監督;調動新聞媒體的力量,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加強新聞輿論監督。
(四)充分發揮旅游城市的作用,以點帶面。旅游城市作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游客集散地,是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主戰場,率先建立規范的旅游市場秩序是旅游城市義不容辭的責任。各優秀旅游城市更要積極行動,用創優精神抓好專項整治工作。對專項整治工作不達標的城市,要取消其“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要通過旅游城市的專項整治工作,帶動全省乃至全國整治工作廣泛、深入地開展。
(五)組織督促檢查,狠抓落實。國務院將責成國家旅游局等有關部門組成檢查組,從2002年10月起對各地旅游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對本地區旅游市場整治工作抓緊部署,組織力量加強督查,并于2002年12月底前將貫徹落實本《通知》的情況報國家旅游局,由國家旅游局匯總后報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
二00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17修訂)
2017-11-04出境入境管理法
2012-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11修訂)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