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住人口登記表》是公民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時必須履行的登記手續。登記表內有關公民申報的項目,可由本人申報,工作人員填寫。登記表經核對無誤,由本人簽名。
二、《常住人口登記表》登記的事項,經戶口登記機關核定后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登記表經簽發機關審定批準后,由戶口登記機關以戶為單位按照街道門牌號碼的順序建檔管理。
公民因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變更、更正,或證件丟失、損壞,以及證件有效期滿,換領新證時填寫的《常住人口登記表》應按上述原則管理。原《常住人口登記表》的記事欄應注明換證原因,并另行編排保管。
三、公民遷出戶口登記機關管轄區后,戶口登記機關應將其《常住人口登記表》另行編排保管,以備查考。
四、公民申報項目的填寫要求:
1.姓名——填寫本人戶口登記的姓名,并要寫全稱。如“庫爾班。買買提”不能只寫“庫爾班”。
2.別名——填寫本人過去使用過的名字和藝名、筆名等。沒有別名的不填。
3.性別——填寫“男”或“女”。
4.民族——按照國家認定的民族的名稱填寫全稱。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寫什么民族。未滿十八歲的公民,如父母不是同一民族的,其民族成份由父母商定,選填其中一方的民族。已滿十八歲的公民,如父母不是同一民族的,其民族成份隨父親還是隨母親,由本人決定后填寫。外國人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成份與我國某一民族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沒有相同民族的,填寫“入籍”二字。
5.出生——按照公歷,用阿拉伯數字填寫本人出生的日期。本人只記得農歷日期的,須將農歷換算成公歷。本人記不清出生日期的,可由本人或其親屬確定一個日期。
6.宗教信仰——本人信仰什么宗教就填寫什么宗教的名稱。不信仰宗教的不填。
7.住址——填寫本人常住戶口所在地住所的詳細地址。住址前須冠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或通用的簡稱,如“北京海淀區中關村8區4棟6單元609號”。若本人系集體戶口,其住址應填住所的地址名稱,不能寫單位名稱。如北京京劇院一職工住該單位集體宿舍,其住址應為“北京宣武區虎坊橋14號4樓927號”,不能寫成“北京京劇院4樓927號”。
8.其他住址——填寫本人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以外其他住所的詳細地址。沒有其他住址的不填。
9.出生地——填寫本人出生后登記入戶的地址,可只填到縣(市、旗)級,但須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或通用的簡稱。
10.籍貫——填寫本人的祖籍,可只填到縣(市、旗)級,但須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或通用的簡稱。
11.文化程度——按本人現有學歷填寫。
12.婚姻狀況——根據本人的情況,分別填寫“有配偶”、“喪偶”、“離婚”。未婚的不填。
13.兵役狀況——按本人情況填寫。本人系退出現役的,填“退出現役”;服預備役的,據情填“士兵預備役”或“軍官預備役”;未服兵役的不填。
14.服務處所——填寫本人所在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生產社隊等部門的具體名稱,要寫全稱。經工商管理部門批準營業的個體勞動者,填寫“個體戶”。
15.職業——填寫本人所做的具體工作。應填具體的職務名稱,如“科長”、“鉗工”,不能只抽象地填“干部”、“工人”。沒有固定職業做臨時性工作的,在所登記的職業前須冠以“臨時”二字,如“臨時瓦工”。個體勞動者,在所登記的職業前須冠以“個體”二字,如“個體賣蔬菜”。
在校學習的學生,填寫“學生”。
從事家庭副業,并以家庭副業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應據情填寫職業,如“養雞”,“種菜”等。
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的技校、中專、大學畢業生及退伍軍人,尚未分配工作的,暫不填寫。
退休、離休的干部職工和靠領退休金生活的農民,填寫“退(離)休干部”、“退(離)休工人”,“退休農民”。
無業的人員,填寫“無業”。
16.身高——按公制量度填寫本人登記時的身體高度。
17.血型——根據本人的血液類型,分別填寫O、A、B、AB或按其他血型分類填寫。
18.申領居民身份證原因——據情填寫“遷入”、“入籍”、“退出現役”、 “身份變更”、“原證損壞”、“原證丟失”或“原證有效期滿”等。第一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的不填。
19.申領居民身份證簽名——由本人簽署戶口登記的姓名。不識字的,可簽蓋本人印章或按捺本人指紋。
五、其他登記項目的填寫要求:
其他登記項目,一律由戶口登記機關按下列規定進行登記。
1.戶別——據情填寫“農戶”或“非農戶”。
2.戶主姓名——填寫戶口登記立戶的戶主的姓名。
3.與戶主關系——本人是戶主的,填寫“戶主”兩字。本人不是戶主的,按本人與戶主的關系寫明稱謂。如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姐、妹、同學、同事等,但子女、兄弟、姐妹多的,應寫明行次(如長子、次女、三弟等)。本人與戶主系親戚關系的,也須寫明具體稱謂,如岳父、侄女、表兄等。
4.簽發意見——填寫發證機關對申領居民身份證的意見,填“同意發證”、“緩發”,“不予發證”等內容。
5.居民身份證簽發日期及有效期限——按簽發機關對居民身份證簽發的日期和證件的有效期限內容填寫。
6.居民身份證編號——填寫戶口登記機關根據《關于居民身份證編號的規定》的原則為申領人編定的證件號碼。
7.何時由何地遷來本市(縣)——對由本市(縣)以外地區遷入的公民,填寫其遷入落戶的時間和遷出地的詳細地址。世居本市(縣)的,填寫“久居”。
8.何時由何地遷來本址——填寫本人遷入落戶的時間和遷出地的詳細地址。世居本址的,填寫“久居”。
9.何時遷往何地——填寫本人遷出戶口管轄區的時間和遷入地的縣(市)一級的地址名稱,在縣(市)名稱前須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或通用的簡稱。
10.何因注銷戶口是否繳銷居民身份證——據情填寫注銷戶口的原因,如“遷出”、“出國定居”、“應征入伍”等,同時寫明注銷戶口時是否繳銷了居民身份證,如已繳銷,寫“已繳銷”;如未繳銷,應寫明“證件丟失”等原因。
11、登記項目變更、更正記載——系指《常住人口登記表》登記的項目(不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住址、居民身份證編號項目)變更、更正的情況。如有項目發生變更、更正,戶口登記機關工作人員應在“日期”、“辦理人章”欄內簽明變更、更正的時間,并簽字或加蓋印章。(表格省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四號)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9-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的意見
2008-10-27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
2008-03-03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2007-09-14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2007-07-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7-05-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南昌市承辦2011年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函
2007-03-2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金華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