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及時調解跨地區、跨單位民間糾紛,防止糾紛激化,維護社會安定,根據《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糾紛當事人屬于不同地區、單位,或者糾紛當事人雖屬于同一地區、單位,但糾紛發生在其他地區、單位的民間糾紛的調解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由糾紛當事人戶籍所在地(居所地)、所在單位、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調解。
一個人民調解委員會能夠調解的糾紛,經商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由一個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第四條 共同調解跨地區、跨單位的民間糾紛由最先受理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其他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助調解。
其他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有利于解決糾紛的,也可由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商確定。
第五條 共同調解民間糾紛應當按照自愿、平等、合法、公正的原則,積極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第六條 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職責:
一、受理糾紛;
二、發現糾紛有激化可能時,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糾紛激化;
三、針對糾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收集糾紛的有關材料,制定調解方案;
四、向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共同調解意見;
五、確定調解的時間、地點,通知糾紛當事人及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參加調解;
六、主持調解,制作調解文書;
七、敦促有關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做好回訪工作;
八、負責統計和檔案材料保管。
第七條 協助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職責:
一、協助進行調查研究,收集糾紛的事實材料;
二、主動采取措施,防止糾紛激化;
三、配合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四、敦促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第八條 經過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應由當事人、調解人員簽名,并加蓋各有關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第九條 當事人未達成調解協議或達成協議后又反悔的,可以就原糾紛申請基層人民政府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條 本辦法由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2012-06-30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