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規范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參加稅收財務大檢查(以下簡稱大檢查)工作,更好地發揮社會審計機構的經濟監督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二、本辦法所稱社會審計機構指依法成立、經工商管理部門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固定人員的實體組織,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
三、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參加大檢查工作,由各級稅收財務大檢查辦公室(以下簡稱大檢查辦公室)統一負責組織。
四、大檢查辦公室在具體組織實施大檢查期間,可按規定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對檢查范圍內的單位進行檢查,但對涉及國家機密的單位不委托社會審計機構檢查。
五、受托的社會審計機構必須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業資格,同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執業兩年以上,具備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注冊會計師應當在10名以上,專業助理人員在20名以上,職業風險基金和事業發展基金在100萬元以上,并且在近三年內沒有發生違法執業行為;
(三)注冊會計師應是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取得執業資格,依法年檢合格,專業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的專業人員。
六、社會審計機構對大檢查辦公室委托檢查的單位,凡有以下情況的,應主動提出回避:社會審計機構是被查單位的顧問單位或辦理會計事項的代理單位、與被查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有近親關系、或曾在被查單位任職、離職后未滿兩年。
七、受托社會審計機構查出的違反財經法規問題,必須由大檢查辦公室負責審核和定案處理。
八、大檢查辦公室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參加大檢查,雙方應簽定委托檢查協議書。委托檢查協議書的內容應包括:
(一)簽約雙方及被查單位的名稱;
(二)委托檢查的依據;
(三)檢查的內容和年限;
(四)檢查組人員構成;
(五)實施檢查時間的安排,檢查報告提交的期限;
(六)簽約雙方的權力和義務;
(七)檢查報酬的確定和支付方式;
(八)違約責任;
(九)其他有關事項;
(十)雙方的簽字、蓋章及簽約時間。
九、受托的社會審計機構名單按大檢查的有關規定將檢查組人員和進點日期等有關事項提前三日書面通知被查單位。社會審計機構持大檢查辦公室委托檢查介紹信進點檢查。
十、社會審計機構須依法檢查,在檢查中有權了解被查單位與檢查有關的生產經營和財務收支等情況,有權要求被查單位提供與檢查有關的憑證、帳冊、報表和其他資料,有權向與所查問題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權對被查單位的原始憑證、有關資料等進行復印或復制,有權對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進行檢查,檢查活動不受其他機構、組織和個人干擾。
十一、檢查人員對在檢查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的義務,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十二、檢查人員必須遵守《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工作人員守則》。
十三、社會審計機構將查出的違反財經法紀問題同被查單位逐項核實審計,填寫《重點檢查報告》和《處理建議》一式三份,由被查單位簽署意見,受托社會審計機構加蓋公章后,一份由社會審計機構留存,一份交被查單位,一份報委托檢查的大檢查辦公室審核、定案;社會審計機構須提供相關的原始依據和取證材料,并對《重點檢查報告》中的內容和數據的真實性負責。
十四、大檢查辦公室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受托社會審計機構提交的《重點檢查報告》和《處理建議》,進行審核定案,由大檢查辦公室按規定向被查單位發出《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
十五、受托社會審計機構依據大檢查辦公室發出的《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監督被查單位違紀款項的調帳和入庫。
十六、對抵制檢查或拒不執行《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的單位,社會審計機構報告大檢查辦公室并由大檢查辦公室處理。
十七、大檢查辦公室有權對受托社會審計機構的檢查質量進行抽查和復查。
十八、大檢查辦公室對受托的社會審計機構在檢查中有下列違法違規行為的,經查實后,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社會審計機構和注冊會計師予以處理。
(一)對被查單位的明顯違紀事實不如實匯報,有意隱瞞的;
(二)社會審計機構是被查單位的顧問單位或辦理會計事項的代理單位、與被查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有近親關系、或曾在被查單位任職、離職后未滿兩年,而未提出回避的;
(三)為拉攏業務或謀取不正當利益,故意隱瞞查出的違法違紀問題而出具虛假報告的;
(四)索賄、受賄的;
(五)有違反《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人員守則》行為的;
(六)違反委托檢查協議書要求行為的。
十九、對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受托社會審計機構和注冊會計師,大檢查辦公室視情節輕重可給予以下處理:
(一)通報批評;
(二)取消參加大檢查資格;
(三)按委托檢查協議書的規定取消檢查報酬,并收取違約賠償金;
(四)建議并敦請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
二十、因受托社會審計機構檢查失實,導致大檢查辦公室在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中敗訴的,社會審計機構承擔連帶責任。
二十一、委托社會審計機構參加檢查的費用由各級大檢查辦公室在財政部門撥付的大檢查經費中解決。
二十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大檢查辦公室可根據本辦法制定適用于本地區的補充辦法,并報財政部大檢查辦公室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