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
(2004年6月30日交通部發布 根據2014年9月5日交通運輸部《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確保船舶的船員配備,足以保證船舶安全航行、停泊和作業,防治船舶污染環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機動船舶的船員配備和管理,適用本規則。
本規則對外國籍船舶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
軍用船舶、漁船、體育運動船艇以及非營業的游艇,不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是船舶安全配員管理的主管機關。各級海事管理機構依照職責負責本轄區內的船舶安全配員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本規則所要求的船舶安全配員標準是船舶配備船員的最低要求。
第五條船舶所有人(或者其船舶經營人、船舶管理人,下同)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要求,為所屬船舶配備合格的船員,但是并不免除船舶所有人為保證船舶安全航行和作業增加必要船員的責任。
第二章 最低安全配員原則
第六條確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標準應綜合考慮船舶的種類、噸位、技術狀況、主推進動力裝置功率、航區、航程、航行時間、通航環境和船員值班、休息制度等因素。
第七條船舶在航行期間,應配備不低于按本規則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所確定的船員構成及數量。高速客船的船員最低安全配備應符合交通部頒布的《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交通部令1996年第13號)的要求。
第八條本規則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列明的減免規定是根據各類船舶在一般情況下制定的,海事管理機構在核定具體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數額時,如認為配員減免后無法保證船舶安全時,可不予減免或者不予足額減免。
第九條船舶所有人可以根據需要增配船員,但船上總人數不得超過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核定的救生設備定員標準。
第三章 最低安全配員管理
第十條中國籍船舶配備外國籍船員應當符合以下規定:
(一)在中國籍船舶上工作的外國籍船員,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取得就業許可;
(二)外國籍船員持有合格的船員證書,且所持船員證書的簽發國與我國簽訂了船員證書認可協議;
(三)雇傭外國籍船員的航運公司已承諾承擔船員權益維護的責任。
第十一條中國籍船舶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規定,持有海事管理機構頒發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及管轄海域的外國籍船舶,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的規定,持有其船旗國政府主管機關簽發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或者等效文件。
第十二條船舶所有人應當在申請船舶國籍登記時,按照本規則的規定,對其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如何適用本規則附錄相應標準予以陳述,并可以包括對減免配員的特殊說明。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在依法對船舶國籍登記進行審核時,核定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并在核發船舶國籍證書時,向當事船舶配發《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第十三條在境外建造或者購買并交接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持船舶買賣合同或者建造合同及交接文件、船舶技術和其它相關資料的副本(復印件)到所轄的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第十四條海事管理機構核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時,除查驗有關船舶證書、文書外,可以就本規則第六條所述的要素對船舶的實際狀況進行現場核查。
第十五條船舶在航行、停泊、作業時,必須將《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妥善存放在船備查。
船舶不得使用涂改、偽造以及采用非法途徑或者舞弊手段取得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第十六條船舶所有人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規定和《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載明的船員配備要求,為船舶配備合格的船員。
第十七條船舶所有人應當在《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有效期截止前1年以內,或者在船舶國籍證書重新核發或者相關內容發生變化時,憑原證書到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機構辦理換發證書手續。
第十八條證書污損不能辨認的,視為無效,船舶所有人應當向所轄的海事管理機構申請換發。證書遺失的,船舶所有人應當書面說明理由,附具有關證明文件,到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補發證書手續。
換發或者補發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的有效期,不超過原發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的有效期。
第十九條船舶狀況發生變化需改變證書所載內容時,船舶所有人應當到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機構重新辦理《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第二十條在特殊情況下,船舶需要在船籍港以外換發或者補發《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經船籍港海事管理機構同意,船舶當時所在港口的海事管理機構可以按照本規定予以辦理并通報船籍港海事管理機構。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一條中國籍、外國籍船舶在辦理進、出港口或者口岸手續時,應當交驗《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
第二十二條中國籍、外國籍船舶在停泊期間,均應配備足夠的掌握相應安全知識并具有熟練操作能力能夠保持對船舶及設備進行安全操縱的船員。
無論何時,500總噸及以上(或者750千瓦及以上)海船、600總噸及以上(或者441千瓦及以上)內河船舶的船長和大副,輪機長和大管輪不得同時離船。
第二十三條船舶未持有《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或者實際配員低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要求的,對中國籍船舶,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禁止其離港直至船舶滿足本規則要求;對外國籍船舶,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禁止其離港,直至船舶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的要求配齊人員,或者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由其船旗國主管當局對其實際配員作出的書面認可。
第二十四條對違反本規則的船舶和人員,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海事管理機構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
第二十五條海事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統一印制。
《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的編號應與船舶國籍證書的編號一致。《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有效期的截止日期與船舶國籍證書有效期的截止日期相同。
第二十七條本規則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的內容,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國際公約進行修改。
第二十八條本規則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4-11-01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
2009-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