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下發后,各地普遍進行了貫徹,一些地區還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辦法,加強了對扣繳義務人的管理監督和個人所得稅的扣繳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地區對代扣代繳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貫徹暫行辦法不到位,對扣繳義務人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管理監督乏力,稅款流失嚴重。為進一步加強代扣代繳工作,推動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廣開信息渠道,掌握扣繳義務人情況。各地稅務機關要加強與工商行政管理、民政、編制委員會等有關部門的聯系,并充分利用稅務登記資料,全面掌握扣繳義務人的情況,包括扣繳義務人數量、行業分布情況,基層稅務機關還應掌握每一個扣繳義務人的地址、法人代表或單位主要負責人、財會部門或辦稅部門負責人、辦稅人員、聯系電話、從業人員數量等情況。對不論是公司、企業,還是行政機關、副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凡負有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的,都應做到情況明,底數清,為管理監督代扣代繳工作奠定基礎。
二、向扣繳義務人發送《扣繳義務人須知》。為了幫助扣繳義務人熟悉有關稅收法規,明確扣繳義務和責任,各地要統一實行向扣繳義務人發送《扣繳義務人須知》的制度。《扣繳義務人須知》以稅務文書形式送達扣繳義務人,并附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式樣的《稅務文書送達回證》。扣繳義務人收到后,即刻填好送達回證交主管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須知》的內容應包括個人所得稅扣繳范圍、計算應扣稅款的有關規定、稅款繳納期限和程序、扣繳義務人和主管稅務機關的權利和義務、法律責任、有關注意事項等。
三、建立扣繳義務人檔案。為了積累資料,完整準確地掌握扣繳義務人情況,便于加強扣繳義務人的管理和稅收檢查工作,主管稅務機關要建立扣繳義務人檔案。扣繳義務人檔案資料,應以扣繳義務人為單位進行歸集,內容應包括扣繳義務人基本情況、《扣繳義務人須知》的送達回證、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扣繳情況記錄、扣繳義務人表彰或處罰記錄以及主管稅務機關需要的其他有關資料。
四、認真落實扣繳義務人申報制度。主管稅務機關應督促扣繳義務人嚴格執行暫行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按時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五、做好委托代征個人所得稅的工作。對不能實行由支付收入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稅款的納稅人,凡能實行委托代征的,要盡可能實行委托代征。如委托出租汽車管理公司代征出租汽車司機的個人所得稅,委托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代征個人出租房屋所得稅,委托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代征個人出租房屋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委托房產交易市場經營管理單位代征個人轉讓房產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委托娛樂場所經營者代征臨時性服務人員獲得報酬的個人所得稅等。委托代征稅款要辦理委托手續。對接受委托的單位,要比照扣繳義務人進行管理。
六、加強扣繳檢查工作。主管稅務機關應定期對扣繳義務人的扣繳情況進行檢查,對扣繳情況發生較大變化和發生臨時性經濟活動(如拍賣會、演出、交易會、有獎銷售活動、分配利息、股息、紅利等)的扣繳義務人要及時檢查,對不扣繳容易造成稅款流失和扣繳工作做得不好的以及高收入行業的扣繳義務進行重點檢查。扣繳檢查內容包括:
(一)扣繳義務人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各項所得,尤其要注意扣繳義務人通過各種“創收”活動取得收入(如批發零售業的銷售提成,業務往來中的回扣、好處費、各種手續費提成,“三產”返還給主管部門的收入,醫院的點名手術費,學校的補課費、補習費等)發放給職工的工資外所得。
(二)扣繳義務人支付給非本單位職工的報酬,如出版單位支付的稿酬所得,企業支付給個人做廣告的報酬,新聞單位及其他廣告發布單位支付給個人承攬廣告的回扣,演出單位或演出主辦單位支付給演職人員的報酬,發行獎券單位兌付的獲獎所得,集資單位、股份有限公司等派發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理。
七、認真做好扣繳輔導和培訓工作。各級稅務機關要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對扣繳義務人要經常宣講稅法和稅收政策,對其辦稅人員要定期進行業務輔導和培訓,解答疑難問題,使其能熟練地掌握扣繳稅款和申報的程序,準確計算應扣繳的稅款,正確使用扣繳報告表和代扣代收稅款憑證。
八、依法及時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稅務機關應嚴格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扣繳手續費,及時向扣繳義務人填開收入退還書,扣繳義務人持收入退還書向指定的銀行辦理退庫手續。各級稅務機關不得截留或拖延支付應付給扣繳義務人的手續費。
以上通知,希望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總局在適當時候將對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2011-02-2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