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為進一步規范防偽稅控認證環節發現的認證不符和密文有專用發票的查處工作,充分發揮金稅工程的作用,經研究,特補充通知如下:
一、各地征收機關將防偽控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專用發票原件和軟盤數據移送稽查局時,須同時移送國稅明電〔2000〕51號附件1(《防偽稅控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表》),并填寫《防偽稅控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專用發票移送接收臺帳》(見附件1)。
二、稽查局須通過協查系統對征收機關移送的軟盤數據與專用發票原件進行核對;兩者數據一致的,將軟盤數據讀入協查系統,同時簽收;兩者數據不一致的,不予簽收,征收機關須帶回軟盤,審核后重新移送。
三、稽查局接收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的專用發票后,直接電傳總局稽查局;同時,對轄區外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專用發票的協查,依協查系統推行的范圍分別采取以下方法:
(一)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專用發票發現地和涉票地稅務機關同屬推行協查系統的地區,按照《協查信息管理系統暫行管理辦法》(國稅發〔2000〕210號,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從2001年1月1日起,經協查系統傳遞協查信息或組織協查信息。
(二)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專用發票發現地和涉票地稅務機關有一方或雙方屬尚未推行協查系統的地區,須人工進行協查或組織協查。在委托發出、委托收到,查處終結時,填寫《委托協查臺帳》(見附件2);在受托收到和受托回復時,填寫《受托協查臺帳》(見附件3)。
四、按照《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從2001年1月1日起,推行協查系統的地區,依據協查系統自動生成的《認證系統提供協查案源情況統計》和《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專用發票協查結果統計表》,進行協查動態分析,逐月上報協查分析情況報告;未推行協查系統的地區,依據人工制的《認證系統提供協查案源情況統計》和《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專用發票協查結果統計表》,進行協查動態分析,逐月上報協查分析情況報告。
附件:1.防偽稅控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
2.委托協查臺帳
3.受托協查臺帳
附件1
防偽稅控認證不符和密文有誤增值稅
專用發票移送——接收臺帳
┏━┯━┯━┯━┯━┯━┯━━━━━━┯━━━━━━┯━┯━┯━━┯━┓
┃序│日│發│問│發│ │購貨方納稅人│銷貨方納稅人│軟│移│ 簽 │備┃
┃ │ │票│題│票│稅│ 名稱 │ 名稱 │盤│送│ 收 │注┃
┃號│期│編│類│金│額│ │ │ │人│ 人 │ ┃
┃ │ │號│型│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一、發票編號欄填寫稅務機關對移送——接收發票自行編制的號碼。
二、問題類型欄,可按下列編號只填寫號碼:1.發票代碼認證不符。2.發票號碼認證不符。3.開票日期認證不符。4.銷貨方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5.銷貨方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6.金額認證不符。7.稅額認證不符。8.密文有誤。
三、軟盤欄填寫讀入協查系統成功且與發票原件相符的軟件數量。
附件2
委托協查臺帳
金額:元
注:委托方臺帳分三個環節進行登記:一是發出協查信息時進行登記;二是收到受托方回復信息時進行登記;三是查處終結后進行登記。委托臺帳具體內容說明如下:
1.序號:按照發生時間順序編制。
2.協查編號:登記委托協查函上的協查編號。
3.發函日期:即發出委托協查函的日期。
4.經辦人:發出委托協查的具體辦案人員。
5.納稅人名稱:委托方納稅人名稱。
6.納稅人識別號:委托方納稅人的納稅人識別號。
7.發出發票份數:委托協查函后面所附發票清單的發票份數。
8.涉及金額:涉及發票的金額。
9.受托地區:委托協查發票涉及的區域。只寫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級。
10.組織協查單位:上級組織協查的稅務機關名稱。
11.查處情況:根據受托方協查反饋的情況,進行處理,把查處情況進行登記臺帳,具體包括查補稅款(應入庫、已入庫)、罰款(應入庫、已入庫)、滯納金(應入庫、已入庫)、非法所得(應入庫、已入庫)。
12.是否移送司法機關:如果案件移送時,登記“是”,不移送,登記“否”。
13.收到回復發票份數:受托方協查結束后,向委托方回復所有發票份數。
附件3
受托協查臺帳
金額:元
注:受托協查臺帳在兩個環節進行登記:一是受托方接到委托協查以后登記受托臺帳,二是協查結束后,登記受托臺帳。
受托臺帳具體內容如下:
1.序號;
2.協查編號:登記委托協查函上的協查編號。
3.收函日期:收到委托協查函的具體時間。
4.經辦人:具體實施協查的人員。
5.納稅人名稱:受托方納稅人名稱。
6.納稅人識別號:受托方納稅人的納稅人識別號。
7.收到發票份數:收到委托協查函后面附的發票數。
8.發出回復票份數:協查結束后,回復協查結果時,所附發票數。
9.查處情況:協查結束后,受托方應當將協查結果登記入賬。具體內容包括查補稅款(應入庫、已入庫)、罰款數(應入庫、已入庫)、滯納金(應入庫、已入庫)、非法所得(應入庫、已入庫)。
10.是否移送司法機關:如果移送時登記“是”,不移送登記“否”。
11.發出回復函日期:回復協查結果時的具體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18第二次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修正)
200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1993)
1993-02-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