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編報一九九三年稅收統計報表,現將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頒發的《關于經濟類型劃分的暫行規定》
[國統字(19962)344號]轉發給你們,請在統計劃分有關稅收的經濟類型時參照執行。
附件一:關于經濟類型劃分的暫行規定
附件二:經濟類型與代碼
附件一:關于經濟類型劃分的暫行規定(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
第一條 為科學統一地劃分國民經濟中的各種經濟類型,規范統計口徑,以便正確反映和研究所有制結構以及經濟類型的變化情況,為宏觀決策、管理和業務管理提供依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性質和國家有關法規作為劃分經濟類型的依據。
第三條 本規定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伙,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為劃分對象。
第四條 本規定將經濟類型劃分為以下幾種: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私營經濟
個體經濟
聯營經濟
股份制經濟
外商投資經濟
港、澳、臺投資經濟
其他經濟
第五條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撥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以及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舉辦的企業。
第六條 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集體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包括城鄉所有使用集體投資舉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愿放棄所有權并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集體所有制企業可再劃分為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和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
第七條 私營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私人所有、以履傭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伙企業和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私營獨資企業是指由一人投資經營,投資者對企業債務負無限責任的企業。
私營合伙企業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協議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由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連帶無限責任的企業。
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投資者以其出資額對公司負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
第八條 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照《民法通則》和《城鄉個體工商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伙。
個體工商戶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活動的個體勞動者。
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
第九條 聯營經濟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共同投資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的一種經濟類型。聯營經濟只包括具備法人條件的緊密型聯營企業,不具備法人條件的半緊密型聯營企業和松散型聯營企業,仍按其各自的所有制性質劃歸經濟類型。相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共同投資組成的緊密型聯營企業,不列此類,按其所有制性質劃歸相應的經濟類型。
第十條 股份制經濟是指全部注冊資本由全體股東共同出資,并以股份形式投資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股份制經濟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組織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并通過發行股票(或股權證)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由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全民、集體、聯營、私營企業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有所有制性質劃歸經濟類型。
雖以有限責任公司名義登記注冊,但由一個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股東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暫按其股東的所有制性質劃歸經濟類型。
第十一條 外商投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中國大陸境內開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外商投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形式。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指外國合營者與中國合營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規定,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分享利潤,共擔風險,在中國大陸境內共同舉辦的企業。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是指外國合作者與中國合作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規定,通過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在中國大陸境內共同舉辦的企業。
外資企業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規定,在中國大陸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外國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大陸境內合作開發資源、承包工程或承包經營管理的,也列入此類。
第十二條 港、澳臺投資經濟是指港、澳、臺地區投資者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的法律、法規,以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在大陸舉辦企業而形成的一種經濟類型。港、澳、臺投資經濟參照外商投資經濟可以分為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獨資企業三種形式。
第十三條? 其他經濟是指上述第五條至第十二條之外的其他經濟類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可能會出現新的經濟形式。各地區、各部門在劃分經濟類型時,遇到不易劃清的具體情況,可列入其他經濟類型。
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國家統計局會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一九八○年制定的《關于統計上劃分經濟類型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附件二:經濟類型與代碼
代碼經濟類型與構成
1國有經濟
11國有企業
12國有聯營企業
2集體經濟
21集體企業
22集體聯營企業
3私營經濟
31私營獨資企業
32私人合伙企業
33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4個體經濟
41個體工商戶
42個人合伙
5聯營經濟
51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52國有與私人聯營企業
53集體與私人聯營企業
54國有、集體與私人聯營企業
6股份制經濟
61股份有限公司
62有限責任公司
7外商投資經濟
7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72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73外資企業
8港、澳、臺投資經濟
91與大陸合資經營企業
92與大陸合作經營企業
93港、澳、臺獨資企業
9其他經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