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屬檢驗檢疫局:
為進一步加強對出口食品生產源頭的管理,保障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根據總局《2005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要點》、《國家質檢總局2005年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以及《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質檢監[2005]182號)精神,總局制定了《關于加強出口食品生產源頭管理的指導意見》,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過程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反饋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附件:關于加強出口食品生產源頭管理的指導意見
為加強出口食品源頭管理,實現從源頭到出口全過程管理,保障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擴大食品出口,現就加強出口食品源頭管理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本著“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穩步推行、務求實效”的原則,全面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基地”生產管理模式,建立保障出口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逐步提升出口食品的質量安全,提高出口食品的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促進擴大出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
(二)工作目標:認真總結近年來實施源頭管理,推行“公司+基地”建設的經驗,分析形勢,摸清底數,根據各地的實際,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計劃,周密部署,全面推進“公司+基地”生產管理模式。到2010年,在禽肉、兔肉和豬肉等出口肉類產品,鰻魚、蝦和養殖魚類等出口水產品,蔬菜和茶葉等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全面實施“公司+基地”生產管理模式,形成企業與基地相對穩定、質量共保、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有機整體,使我國的出口食品質量安全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加快推進“公司+基地”建設
推進“公司+基地”建設,涉及面寬,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大,必須加強領導,制定規劃,周密部署,全力推進。各局要認真落實總局關于進出口食品安全“一把手”負責制的要求,“一把手”要親自掛帥,抓工作計劃的制定,抓人力資源的配置,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做到任務明確,措施得力,責任到人,務求實效。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推進“公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清楚、說明白,提高企業的認識,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發揮企業第一責任人的作用,依靠企業的力量推進基地建設。要緊緊依靠地方政府,及時主動地向地方政府報告情況、溝通信息、提出意見和建議,著力解決“公司+基地”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困難。要加強與農牧、林業、外經貿、環保等部門的聯系,加大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力度,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管理,落實措施,提高基地建設的質量
(一)嚴格實行基地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度。對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基地實行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度,是推行“公司+基地”建設的有效手段。各局要按照總局關于對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基地實行檢驗檢疫備案管理的要求,全面推進基地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度。要嚴格備案基地生產條件的審查,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備案,未備案的不能向出口企業提供原料,出口企業也不得收購。備案基地要與加工企業相對應,質量共保,風險共擔。要加大巡查、回訪、復核、年審力度,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對存在嚴重問題的基地要取消備案資格。對備案基地要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在網上公布,每半年更新一次備案名單。
(二)認真落實基地投入品管理和疫情疫病防控制度。加強備案基地投入品的管理和疫情疫病防控,是基地建設的關鍵。要做到種植、養殖中不使用違禁藥物,按停藥期的規定要求科學合理地使用或限用藥物,在種植、養殖環節控制好藥殘。把凈化種植、養殖場小環境和改善農、獸藥市場的社會大環境相結合,依靠地方政府,有效規范藥物、飼料和化肥、土壤改良劑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深入開展農藥、禽畜產品違禁藥物、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加快對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的過程。普及安全使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和動植物生長激素等知識,推廣使用高效低殘農藥、獸藥和無污染添加劑。加強與農業等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廣泛調研并及時掌握當地疫病疫情信息,對病蟲害的多發季節、種類、地域分布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加強檢測。完善疫情預警機制和殘留監控計劃,實施嚴密監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啟動有關應急處理預案,為“公司+基地”管理模式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加大幫扶力度,促進企業提高質量控制能力
(一)要求企業加強對基地的管理。基地建設重在管理。各局要明確出口食品加工企業對所屬備案基地的管理責任,要求企業與基地建立相對穩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質量共保的關系,真正做到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用藥,統一防疫,統一收購”。要在備案基地推行養殖場專職獸醫和種植基地植保員制度,根據進口國的要求,不斷加強培訓和知識更新,充分發揮他們在出口食品原料生產質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企業是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局要督促企業實施溯及源頭的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GMP(良好操作規范)、SSOP(衛生標準操作規范)管理;督促企業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自檢自控能力。要切實發揮企業對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基礎保障作用。
(三)盡快建立追溯體系和企業主動召回制度。要幫助企業建立溯及源頭的出口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主動召回制度,做到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嚴格建立以原料批為單元的企業產品流向登記記錄,做到及時、準確地從產品追溯到原料。當產品出現不合格時,能通過產品識別代碼從成品到原料每一環節逐一追溯,能迅速查找到不合格產品的去向,及時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通過強化對基地的控制、自檢自控能力建設和實施追溯和召回制度,督促企業全面提升質量控制水平。
五、增強企業自律意識,打造出口食品安全誠信體系
在加強源頭管理,推進“公司+基地”建設的進程中,要注重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各局要按照總局的統一部署,在出口食品企業中實施質量承諾制。要求出口食品企業做出書面承諾,包括:承諾對備案基地實施有效管理;承諾不收購非備案基地的原料;承諾不使用禁用農藥、獸藥和添加劑;承諾按規定使用限用藥物;承諾遵守進口國和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承諾誠信經營、不弄虛作假。在此基礎上,結合分類管理,實施“良好企業名單”和“黑名單”制度。對自控體系健全有效、誠信度好、產品安全風險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在進口國享有良好聲譽的企業可以列入“良好企業名單”,給予優惠和鼓勵措施。在對企業實驗室進行資質認定合格,確認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并實施有效監督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憑企業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出證。對于被境外通報發生嚴重質量問題和屢次發生嚴重質量事故或有欺騙檢驗檢疫機構行為的出口企業,要及時上報總局,由總局統一列入 “黑名單”予以公布,并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加嚴檢驗、暫停報檢、取消登記備案、吊銷衛生注冊登記證書等措施,真正建立起保障出口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1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