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保險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管理人才參與保險業的建設和發展,中國保監會決定對《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有關條文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條第一款修改為:“本規定所稱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保險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具有決策權或重大影響的負責人,包括:總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總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分支機構總經理(經理);以及與上述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相同職權的負責人。”
二、刪去第十條:外資保險公司、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的外方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漢語水平。
三、第十一條修改為“擔任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擔任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8年以上,具有在企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擔任領導或管理職務的任職經歷。
(二)擔任保險公司董事、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并具有5年以上經濟、法律、財會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工作經歷。
(三)擔任保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的領導或管理經驗。
(四)擔任保險公司其他分支機構的總經理(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的管理能力。
(五)擬任的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具有保險、金融、經濟管理、法律、投資、財會類專業碩士以上學位的,從事經濟工作的年限可適當放寬。
(六)在專業領域具有突出才能或作出突出貢獻的,可以適當放寬學歷或從業年限要求。“
四、第十三條第一項修改為“(一)有犯罪記錄的”。
增加一項為第七項“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五、刪去第十五條:保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
六、第十九條修改為“已經取得任職資格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保險公司內部同級分支機構之間調動,或者由高級別職務向低級別職務調動的,不需要重新核準,但應在任命的同時向擬任所在地和離任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
七、第二十四條修改為“保險公司決定免除其高級管理人員職務或批準其辭職的,自決定作出之日起,該高級管理人員即自動失去其作為該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本規定第十九條所列情形除外。保險公司應自決定作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
八、第二十五條修改為“保險公司未經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核準,不得擅自任命高級管理人員,也不得以臨時負責人名義或其他方式指定未經任職資格審核的人員為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遇特殊情況確實需要指定臨時負責人的,指定和結束時應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臨時負責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九、第三十條修改為“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受到董事會或上級任免機構給予的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或其他處分的,保險公司應當及時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取消其任職資格。”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00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修訂)
(2002年3月1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2]第2號發布 根據2003年7月23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3年第2號發布的《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修改〈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有關條文的決定》進行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保障保險公司穩健經營,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保險公司,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和營業的各類保險公司。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保險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具有決策權或重大影響的負責人,包括:總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總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分支機構總經理(經理);以及與上述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相同職權的負責人。
保險公司任命總公司精算部門、財務會計部門、資金運用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報中國保監會核準或備案。
第四條 中國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實行分級審核、分級管理。中國保監會審核和管理保險公司總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中國保監會派駐各地的辦公室、辦事處和特派員辦事處(以下簡稱所在地派出機構)審核和管理轄區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第五條 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對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核和管理,包括任職資格審核、任職資格取消和任職資格檔案管理。
第六條 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對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核和管理,分為核準制和備案制。保險公司總公司、分公司和中心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適用核準制;保險公司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適用備案制。
適用核準制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任命前應取得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任職資格核準文件。適用備案制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任命時應同時報所在地派出機構備案。
第二章 任職資格條件
第七條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品行和能勝任工作所必需的學歷、專業經歷和經營管理能力,無不良記錄。
第八條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貫徹執行國家的經濟、金融、保險方針政策。
第九條 中資保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第十條 擔任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擔任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8年以上,具有在企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擔任領導或管理職務的任職經歷。
(二)擔任保險公司董事、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并具有5年以上經濟、法律、財會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工作經歷。
(三)擔任保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的領導或管理經驗。
(四)擔任保險公司其他分支機構的總經理(經理),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經濟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的管理能力。
(五)擬任的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具有保險、金融、經濟管理、法律、投資、財會類專業碩士以上學位的,從事經濟工作的年限可適當放寬。
(六)在專業領域具有突出才能或作出突出貢獻的,可以適當放寬學歷或從業年限要求。
第十一條 保險公司的總公司應至少有2名高級管理人員從事保險工作10年以上,并具有擔任業務管理職務4年以上任職經歷;分公司和中心支公司應至少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從事保險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擔任業務管理職務2年以上任職經歷。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一)有犯罪記錄的;
(二)曾經因賭博、吸毒、嫖娼、欺詐等違法行為,受到有關司法部門行政處罰或被判處刑罰;
(三)曾經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或者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
(四)對重大工作失誤和經濟案件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
(五)司法機關或紀檢、監察部門正在審查尚未作出處理結論;
(六)累計兩次被取消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資格;
(七)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八)中國保監會認定的不適宜擔任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在破產、關閉、被接管等實行特別處理的保險公司總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除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以外,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的3年內不得到其他保險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
第三章 任職資格審核與管理
第十四條 適用核準制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由其所在的保險公司董事會或上級任免機構向負責審核的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提交以下書面材料(一式三份):
(一)對擬任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擬任人)進行任職資格審核的申請;
(二)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申請表;
(三)擬任人的身份證、學歷證書等有關證書的復印件,有護照的應同時提供護照復印件;
(四)對擬任人的品行、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業績等方面的綜合鑒定;
(五)擬任人在原任職機構主持全面工作的,應提交離任審計報告。
上述書面材料應當用中文書寫。原件是外文的,應當附經中國公證機構公證的中文譯本。
第十五條 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對適用核準制的高級管理人員,按照管理權限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和方式包括對申報資料的審核、與擬任人考察談話等。談話應當作出記錄,談話記錄應當經考察人和擬任人雙方簽字。
第十六條 對適用核準制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核,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應在接到第十六條所述書面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的完整性審查,如未提出異議,視為申報資料完整。
在確認申報資料完整后,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應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準其任職資格的決定。
第十七條 已經取得任職資格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保險公司內部同級分支機構之間調動,或者由高級別職務向低級別職務調動的,不需要重新核準,但應在任命的同時向擬任所在地和離任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
第十八條 適用備案制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由其上級任免機構向所在地派出機構提交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備案表。
前款所指高級管理人員不符合本規定第七、八、十一條規定條件或具有第十三條所列情形的,所在地派出機構有權否決其任職資格。
第十九條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申請表、任職資格備案表由中國保監會制定統一格式。
第二十條 保險公司提交的各項材料應當真實可靠。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有權對提交虛假材料的保險公司依據有關法規進行處罰。
第二十一條 取得任職資格的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自其任職資格被核準之日起3個月內未到擬任職位履行職責的,即自動失去其作為該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第二十二條 保險公司決定免除其高級管理人員職務或批準其辭職的,自決定作出之日起,該高級管理人員即自動失去其作為該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本規定第十九條所列情形除外。保險公司應自決定作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
第二十三條 保險公司未經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核準,不得擅自任命高級管理人員,也不得以臨時負責人名義或其他方式指定未經任職資格審核的人員為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遇特殊情況確實需要指定臨時負責人的,指定和結束時應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臨時負責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第二十四條 中國保監會和所在地派出機構應建立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檔案。任職資格檔案應包括任職資格申報資料、考察談話記錄、核準或取消任職資格的文件以及其他重要資料。
第四章 任職資格取消
第二十五條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有權依法取消其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在被取消任職資格期間,不得繼續作為所在保險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得作為其他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擬任人選。
第二十六條 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并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的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可根據情節輕重及其后果,取消其1~10年的任職資格:
(一)違反有關規定,超業務范圍經營、提供各種形式回扣、強制他人投保、進行虛假理賠;
(二)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投保人、被保險人,損害被保險人利益;
(三)未經批準擅自設立、合并、分立、撤銷分支機構或者代表機構;
(四)偽造、涂改、出租、轉讓、出賣保險許可證;
(五)未按有關規定提取、使用各項準備金、保證金;
(六)違反有關規定運用資金;
(七)保費收入或應收保費不入賬,設立賬外賬或挪用、截留保費;
(八)保險公司存在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情形;
(九)未按有關規定進行信息披露,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報告、統計報告或文件;
(十)拒絕、干擾、阻撓或嚴重影響中國保監會依法監督管理;
(十一)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中國保監會有關規章,玩忽職守、濫用職權,造成重大資產損失,或導致發生重大案件。
第二十七條 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并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的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可根據情節輕重及其后果,取消其10年以上直至終身的任職資格:
(一)因嚴重違規經營,或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保險公司被接管、被迫與其他保險公司合并或被宣告破產;
(二)因刑事犯罪被判處刑罰;
(三)任職期間有第十三條第(二)項所列情形。
第二十八條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受到董事會或上級任免機構給予的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或其他處分的,保險公司應當及時向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報告,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取消其任職資格。
第二十九條 對于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嚴重違規應由其上級公司負領導責任的,所在地派出機構應及時提出對該上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否取消其任職資格的處理意見,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第三十條 中國保監會或所在地派出機構作出取消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決定后,如果被處理者或其所在保險公司不服,可向中國保監會申請行政復議。
第三十一條 被取消任職資格的高級管理人員,涉案情節惡劣、后果嚴重、在社會上造成極壞影響的,由中國保監會予以公告。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由中國保監會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1999年1月11日中國保監會公布的《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其他有關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方面的規定與本規定不符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11修訂)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