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的規定,在承攬合同中,對于在工作期間承攬人因工作導致他人損害的,由承攬人承擔責任,定作人不承擔責任。但如果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該解釋第9條規定,在雇傭關系中,雇員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導致他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在現實生活中,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引起爭議的時候較多,二者有些相似, 但兩者畢竟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有著本質的區別。
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以自己的技術、條件為定作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一定的工作成果,定作人接受工作成果并給付報酬的合同。該合同為諾成、有償、雙務合同。雇傭合同是雇主通過占有雇員的勞動力來為自己獲取利益,雇主與雇員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法律關系中主體雙方的地位不同
承攬合同中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承攬人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具有獨立性;而在雇傭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平等,雙方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二.標的物不同
承攬合同是承攬人以自己的技能與設備為定作人提供工作,并提供符合定作人要求的工作成果。而雇傭合同,雇員提供的是勞務本身,雇員只要按照雇傭人的要求提供勞務即可,而不能要求雇員必須有勞動成果。
三.取得報酬的前提不同
承攬合同中,承攬人只有交付了符合定作人要求的工作成果,才能請求定作人支付報酬。而在雇傭合同中,雇員只要按照雇主的指示,完成了一定的工作,付出了勞動,就可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四.生產條件和生產工具的提供不同
承攬合同一般是承攬人自備生產工具;雇傭關系中一般是由雇主提供生產工具。
五.法律關系存在的時間不同
承攬合同中,承攬人與定作人之間所建立的法律關系是臨時的、短期的;而在雇傭關系中一般是較為穩定的、長期的。
六.發生損害時責任承擔不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的規定,在承攬合同中,對于在工作期間承攬人因工作導致他人損害的,由承攬人承擔責任,定作人不承擔責任。但如果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該解釋第9條規定,在雇傭關系中,雇員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導致他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起訴流程
2020-01-08企業怎樣申請辦理貼現
2020-03-16父母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合理嗎?
2020-04-03商標注冊證如何發放
2020-04-07房產證的作用是什么?
2020-04-09刑法對于重婚罪的規定
2020-04-09借條超過2年就無效了嗎
2020-04-16一級傷殘應該得到怎么樣的賠償?
2020-04-18向熟人討債的四大技巧
2020-04-21房子有遺囑,過戶有依據
2020-04-26夫妻共同債務如何劃分?
2020-04-27離婚夫妻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如何處理?
2020-04-28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非法拘禁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0-04-29交通肇事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04-29婚姻法如何規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06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方式?
2020-04-30離婚損害賠償證據如何收集?
2020-04-30年假沒有休被辭退如何補償?
2020-04-30多份遺囑,如何確定效力
2020-05-06私下簽訂“免罪協議” ,能免罪嗎
2020-04-30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詳解
2020-04-30遠離非法集資
2020-04-30構成刑訊逼供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30妻子拒絕生孩子丈夫能起訴離婚嗎?
2020-05-01民間個人債務糾紛起訴書格式是什么
2020-05-01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3上班過程中中署屬于工傷嗎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05-03起訴老板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05-04如何打官司才可以贏得子女撫養權?
2020-05-05子女撫養權判決后能再審嗎?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5離婚協議不履行怎么辦?能申請強制執行嗎?
2020-05-05辦理收養需要哪些手續?有哪些規定?
2020-05-07離婚生效了如何再次起訴
2020-05-08送養人需要需要哪些條件?哪些情況孩子不可以送養?
2020-05-08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該怎么辦
2020-05-09離婚房產按揭過戶一般流程
2020-05-09民間借貸糾紛達到一定條件是會被拘留的
2020-05-09夫妻家庭暴力離婚法院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