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效合同的概念
無效合同,是指雖經當事人協商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律強制要求而不予以承認和保護的合同。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在法律上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追求的效果。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無效合同不發生效力,是指不發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成立無效合同的行為可能具備侵權行為、不當得利、締約過錯要件而發生損害賠償、返還不當得利的效力。無效合同是自始不發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的合同。當事人不能通過同意或追認使其生效。這一點與無權代理、無權處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不同,后者可以通過當事人的追認而生效。無效合同的無效性質具有必然性,不論當事人是否請求確認無效,人民法院、仲裁機關和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都可以確認其無效。這與可撤銷的合同不同,對于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請求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才予以撤銷。
二、導致合同無效的事由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的,則為無效合同。國有企業的利益,不能等同于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惡意串通是指合同當事人或代理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為謀取不法利益與對方當事人、代理人合謀實施的違法行為。比如,賣方的代理人甲某為了獲取回扣,將賣方的標的物價格壓低,買方和代理人甲某都得到了好處,而被代理人賣方卻受到了損失。惡意串通成立的合同,行為人出于故意,而且合謀的行為人是共同的故意。行為人的故意,不一定都是合同當事人的故意,比如,代理人與對方代理人串通,訂立危害一方或雙方被代理人的合同,就不是合同當事人的故意。行為人惡意串通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如在招標投標過程中,投標人之間惡意串通,以抬高或壓低標價,或者投標人與招標人惡意串通以排擠其他投標人等。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在形式上、表面上是合法的,但締約目的是非法的,稱為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例如,訂立假的買賣合同,目的是逃避法院的強制執行;訂立假的房屋租賃合同以逃避稅收等。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社會公共利益,又稱為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是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故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雖非故意,但履行的結果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同樣無效。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1.概說。強制性規定,又稱為強行性規范,是任意性規范的對稱。對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可以合意排除適用。對強行性規范,當事人必須遵守。另外需注意: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法律中的強制性規范、以及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范,才是確認合同效力的依據,不能以地方法規和規章作為否定合同效力的依據。
?2.對幾種具體情況的規定。
?(1)《合同法解釋(一)》第10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除外。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禁止經營的規定,屬于違反強制性規定。如《保險法》第92條第3款規定:“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法核定。保險公司只能在被核定的業務范圍內從事保險經營活動。”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后,在破產程序終結前經人民法院允許從事經營活動所簽合同是否有效問題的批復》(自2000年12月9日起施行)指出:“企業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后,破產企業應當自人民法院宣告破產裁定之日起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但經清算組允許,破產企業可以在破產程序終結之前,以清算組的名義從事與清算工作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清算組應當將從事此種經營活動的情況報告人民法院。如果破產企業在此期間對外簽訂的合同,并非以清算組的名義,且與清算工作無關,應當認定為無效。”
?(3)《合同法解釋(一)》第9條規定:“依照第44條第2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手續,或者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77條第2款、第87條、第96條第2款所列合同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4)《技術合同解釋》第8條第1款規定:“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依法須經有關部門審批或者取得行政許可,而未經審批或者許可的,不影響當事人訂立的相關技術合同的效力。”
三、無效的免責條款
免責條款,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確立的排除或者限制其未來責任的條款。《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人身安全權是不可轉讓、不可放棄的權利(安樂死之禁止也是出于這一理由),也是法律重點保護的權利。因此,不能允許當事人以免責條款的方式事先約定免除這種責任(這種責任通常表現為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對于財產權,不允許當事人預先約定免除一方故意或因重大過失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否則會給一方當事人提供濫用權利的機會。
四、無效合同財產后果的處理
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給第三人。收歸國家所有,又稱為追繳。追繳的財產包括已經取得的財產和約定取得的財產。如果不追繳約定取得的財產,當事人仍會因無效合同獲得非法利益。《民法通則》第61條第2款規定:“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4條規定:“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中‘雙方取得的財產’,應當包括雙方當事人已經取得和約定取得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罪該如何認定?
2020-02-17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02-25在職期間單位沒給交社保 如辭工能得到賠償嗎?
2020-03-12買到假貨后,到底主張“假一賠幾”?
2020-03-13商標權會無效嗎
2020-04-08簽訂保密協議需要給予保密費嗎
2020-04-10如何界定過度醫療
2020-04-15醫療過錯次要責任是什么
2020-04-16房東把廚房改成單間違法嗎
2020-04-22取保候審是否可以辦低保
2020-04-24子女撫養費的相關內容都有哪些?
2020-04-24公司不買社保補償標準如何規定
2020-04-28離婚中夫妻欠債應該怎么樣償還?
2020-04-29最新孩子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離婚損害賠償證據如何收集?
2020-04-30女性重婚罪懷孕怎么判刑?
2020-04-30法院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30分家析產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30怎么寫婚后財產公證協議書?
2020-04-30夫妻離婚什么時候需要請律師?
2020-05-01個人合伙解散后的債務承擔如何分配
2020-05-01一方申請離婚另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05-03離婚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05-03交通安全法規關于酒駕處罰規定
2020-05-03婚姻法子女探望權的中止條件有哪些?
2020-05-03事實婚姻如何解除
2020-05-04公司借款合同怎么寫?
2020-05-04婚姻法不允許結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4離婚后離婚協議書還有用嗎?
2020-05-05如何簽訂離婚協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盜墓是犯罪行為
2020-05-05打贏官司后如何申請執行?
2020-05-06小議猥褻案件定罪量刑問題
2020-05-06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物業管理費主要包含哪些
2020-05-06“寬嚴相濟”下我國死刑適用的理性回歸
2020-05-07陪嫁嫁妝算不散夫妻共同財產和結婚多少年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勞動合同補簽有哪些法律效力
2020-05-08離婚時對方轉移財產方法有哪些?對方轉移財產怎么辦?
2020-05-09借貸還款里不能直接扣除利息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