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傷處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傷管理,保障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獲得醫療救治、享受有關待遇,促進工傷預防,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省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三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守安全法規制度,防止工作過程中的事故。工作人員發生工傷后,所在單位應當采取積極措施及時進行救治。
第二章 工傷范圍及其認定
第四條 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第六條 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第七條 工作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屬于工傷,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部門、單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填寫《山東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傷認定審批表》,同時提交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以及其他相關材料。
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寫明傷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受傷部位、傷害程度等有關情況。
第八條 省直部門、單位應當認真核實有關情況,對事實清楚的,應在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45日內提出工傷認定意見,并將工傷認定審批表及相關材料報送省人事廳。
對于情況復雜的,有關部門、單位要組織進行調查取證,事實清楚后再提出工傷認定意見。
第九條 省人事廳應在收到省直部門、單位的工傷認定意見后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所在部門、單位。工傷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省人事廳應當退回本人所在部門、單位重新進行調查核實,事實清楚后再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十條 工作人員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十一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進行。
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符合鑒定標準一級至四級的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的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的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第十二條 工傷人員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可向所在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省直部門、單位審核同意后,填寫《山東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表》,連同本人工傷認定審批表、工傷醫療診斷證明、詳細病歷等材料,報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
第十三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由人事、財政、衛生、勞動、工會等部門主管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人事廳,具體承擔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十四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收到《山東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表》等申請材料后,委托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醫學檢查、診斷,提出鑒定意見。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醫療衛生機構的鑒定意見,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第十五條 參加勞動能力鑒定的人員,要自覺遵守鑒定紀律,聽從鑒定醫學專家醫囑,配合做好鑒定必需的各項醫學檢查。凡不聽從鑒定專家醫囑,無正當理由拒絕檢查或中途退出檢查現場者,視為個人終止勞動能力鑒定。
第十六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和醫務專家要堅持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秉公辦事,認真履行職責。
第十七條 工傷人員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申請人所在單位承擔。
第十八條 工傷人員在距前次鑒定一年以后或因舊傷復發病情加重的,可以申請進行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復查鑒定結論沒有變化的,所需費用由本人承擔。
第十九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因病或非因工傷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比照本章規定的程序進行,所需費用由本人承擔。
第五章 工傷待遇
第二十條 工作人員因工傷需要治療的,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一)工傷人員在指定醫療機構治療工傷所支付的診斷費、檢查費、化驗費、藥品費、治療費、手術費、住院床位費、護理費、輸血費以及持號費、會診費、取暖費、空調費等,屬于公費醫療的由公費醫療經費支付,不屬于公費醫療的部分由所在單位承擔。
(二)工傷人員需要住院治療的,由所在單位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三分之二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需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住宿費按照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三)工傷人員治療非工傷范圍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現行醫療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工傷人員經搶救治療病情處于穩定時,根據醫療機構的建議,經有關方面批準后方可進行康復性治療,所需費用按規定由所在單位承擔。
工傷人員因日常生活或者工作需要,必須安裝假肢、假眼、假牙和配置代步車等輔助器具,由所在單位按國內普及型標準支付所需費用。
第二十二條 工傷人員在工傷治療期間繼續享受原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待遇,工齡連續計算。
第二十三條 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人員,應當辦理退休手續,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月發給退休費,退休費計發比例為機關人員93%、事業單位人員95%,其中本人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動5項活動中有一項以上需要他人扶助者,再提高退休費比例5%。提高退休費比例后計發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工資;
(二)享受所在單位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
(三)按傷殘等級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四)易地安家的,由所在單位發給相當于本人6個月工資的安家補助費。旅途所需車船費、住宿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按照本單位工作人員因公出差的標準報銷。
工作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三級的,除享受上述待遇外,還可按月領取護理費,護理費標準分別為所在地上年度國有單位職工月人均工資的50%、40%、30%。
第二十四條 工作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至六級的,由所在單位安排適當工作,繼續執行原職務、崗位的工資待遇。
按傷殘等級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二十五條 工作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的,按傷殘等級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二十六條 工作人員因工死亡,所在單位按有關規定發給其直系親屬喪葬費、遺屬生活困難補助、一次性撫恤金。
工傷人員因傷情加重、工傷復發導致死亡的,按前款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工作人員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其親屬可按規定享受遺屬生活困難補助。生活有困難的,所在單位可以預支一次性撫恤金的50%。工作人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工死亡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應當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處理,交通事故賠償金首先用于支付工傷治療費用,不足部分由所在單位負擔。由于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等原因,受傷害人員不能獲得交通事故賠償的,工傷治療費用由所在單位承擔。
第二十九條 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四)被判刑正在收監執行的。
第三十條 上述各項工傷待遇所需經費按現行渠道列支。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機關,包括黨委機關、人大機關、政府機關、政協機關、法院機關、檢察院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群眾團體機關。
本辦法所稱工作人員,是指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職工作人員(含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的人員)。
本辦法所稱工資,是指工傷人員受傷時的當月基本工資。
第三十二條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能力鑒定的收費標準,按省物價局核定的標準執行。
第三十三條 工傷人員所在單位撤銷的,由政府指定部門或接管部門承擔工傷人員的管理責任;所在單位合并或分立的,由新成立的單位承擔工傷人員的管理責任。
第三十四條 工作人員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本人所在單位承擔工傷管理責任,但本人所在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違反政策規定自行聘用的臨時人員在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的,不適用于本辦法。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人員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已認定為工傷的,從本辦法施行之日起,有關工傷待遇按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暫行辦法由省人事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暫行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律師費誰來出?
2019-12-24情人節:520紅包里隱藏的法律知識
2020-02-14醫療美容糾紛
2020-03-05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04-07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09凈身出戶的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0-04-11朋友借錢不還,還沒有打欠條怎么辦?
2020-04-14施工合同無效后會產生哪些影響
2020-04-15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0-04-22逃避追繳欠稅罪如何認定
2020-04-23沒有結婚證,我是不是就不能離婚了?
2020-04-26分居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7訴訟離婚的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0-04-29起訴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04-29訴訟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有哪些相關的法律規定?
2020-05-01配偶去世可以繼承多少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2020法院起訴離婚流程怎么走?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要公證嗎?如何變更?
2020-05-04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問題一般如何處理?
2020-05-04協議離婚登記程序需要怎么走?
2020-05-05挪用資金20萬罪是如何量刑
2020-05-05辦理協議離婚手續是什么
2020-05-05證明對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都有哪些?
2020-05-05房屋未入住,可以不交業務費嗎?
2020-05-07提起訴訟一方財產怎么分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5-09版權侵權調查取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5-10構成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0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夫妻都想爭奪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11植物人該如何確定監護人的程序
2020-05-11保險詐騙罪的判定
2020-05-12遺囑效力如何確認?遺囑糾紛怎么打官司?
2020-05-13老板拖欠員工的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2020-05-13如何查詢合同是否解除
2020-05-13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如何處理
2020-05-13假文憑找工作可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14買房后網簽合同信息有誤能撤銷嗎
2020-05-14關于年假 不知道這些事就晚了
2020-05-14結婚證丟失了怎么樣才可以離婚?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