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房地產企業的拆遷補償目前,在會計處理上的矛盾是,大多數房地產企業認為取得土地使用權實際支付的地價應作為土地的實際成本,并主張實際收取的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收益應直接沖抵土地成本。另一種觀點認為,這部分返還屬于政府補助性質,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年)的規定處理。另外,政府給予的返還不是原票據的回扣,而是其他項目的財務返還。因此,房地產企業不應直接降低土地成本。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年),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顯然,企業從政府獲得的土地返還符合這一性質,應當作為政府補貼對待。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者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第7條的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以外的政府補助。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年)第8條的規定,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1)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確認為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損益。(2) 用于補償企業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房地產企業取得的土地主要用于開發,其土地成本構成存貨的一部分,取得的土地返還屬于已發生的相關費用。因此,在會計處理中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比較合適,可以與企業所得稅的處理相一致。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引——會計科目及主要會計處理》,確認的政府補助收益借記“銀行存款”、“遞延收益”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因此,房地產企業在收到政府返還的“土地出讓金”或政府給予的獎勵金時,應按上述規定核算,最終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而不是沖減“開發成本”。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房地產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拆遷補償款的會計核算仍存在爭議,多數觀點認為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核算。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