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搬遷補償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財會[2009]8號)、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
1。因公益搬遷直接從財政預算中撥付的搬遷補償費。企業收到賠償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其次,應分別處理下列情形:一是屬于搬遷過程中的費用和停工損失補償的,應當從“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遞延收益”科目,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計入“遞延收益”科目,也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即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第二,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損失的補償由“專項應付賬款”轉入“遞延收益”。固定資產的清算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無形資產的核銷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
第三,補償搬遷后新增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由“專項應付賬款”轉入“遞延收益”科目,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相關資產使用年限內平均分配,分期計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金扣除轉入的遞延收益后的余額,轉入資本公積中的其他明細資本公積賬戶,由全體股東分享,借記“特別應付款”賬戶,貸記“資本公積”賬戶。
2。因非公益性搬遷而向政府領取的搬遷補償(包括因公益性搬遷而領取但財政預算未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
企業收到賠償金后,應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遞延收益”賬戶。一是搬遷過程中的費用補償和停工損失補償,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
其次,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搬遷損失的補償,固定資產的清算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無形資產核銷時營業外支出中,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第三,補償安置后的新建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期計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業搬遷后,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金額,應當保留在遞延收益中,差額轉入營業外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綜上所述,通過專項應付賬款核算搬遷補償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稅務處理和會計處理的角度不同,搬遷補償的納稅期間通常定義為5年內搬遷完成當年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因此在確認損益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行政執法的類別包括什么
2021-03-02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