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行政裁決的申請期限是多久?
一般原則?《行政復議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行政復議期限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計算。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一個期間開始的時間和日期不計入期間。期限的最后一日為節(jié)假日的,以節(jié)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限屆滿日。行政復議申請最長期限對于不告知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最長申請期限,《行政復議法》沒有規(guī)定,這是行政訴訟界熱議的問題。行政相對人確實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只能從實際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時間過長,法律關系的穩(wěn)定性、善意第三人信托利益的保護等都存在問題,因此需要有一個限度,但要注意這三個方面的價值選擇。
行政復議法沒有規(guī)定不告知申請權利和期限的最長申請期限。類似的問題在行政訴訟領域已經討論了相當長的時間。一般認為,對沒有訴訟權利和訴訟期間的行政機關,應當適用特別規(guī)定。根據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訴權或者訴訟期間的,訴訟期間從實際知道訴權或者訴訟期間起計算,但期限不得超過一年。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將這一期限進一步延長至兩年。
在起草《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過程中,考慮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法實施司法解釋》對行政復議申請最長期限的規(guī)定,提出了兩個方案形成了:一是完全照搬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二是完全照搬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二是對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縮短了相對人尋求法律救濟的最長期限。這一規(guī)定可能導致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權利救濟期限的不同,也不符合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最終實施條例沒有規(guī)定行政復議申請的最長期限。這樣,就要求行政機關在依法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履行告知和送達義務。否則,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隨時處于申請行政復議的狀態(tài)。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對于上述規(guī)定,有人將其理解為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中止,也有人認為屬于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延長。這兩種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結論:申請期限的中止側重于期限的合法性,即60天的法定期限不能突破,導致“延期”申請的合法性,這需要從中止申請的角度來理解時間限制。延長期限強調實際效果,最終結果是延長申請期限。
原則上,超過復議申請期限,將喪失復議申請權,但在《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下,不得喪失復議申請權。究其原因,一是《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申請限制的目的是督促行政相對人盡快行使復議申請權,而不是剝奪行政相對人的復議申請權。二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情況比較復雜,行政相對人超過復議申請期限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分析、不追問原因的,視為喪失復議申請權。一方面可能不公平;另一方面可能放縱違法行政行為。比如,有的行政相對人超過復議申請期限,不是沒有行使復議申請權,而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申請復議,錯誤地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訴,如信訪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以及有關國家機關不以正確的方式告知,而干脆駁回申請,導致對方超過復議申請期限。
此外,在具體計算期間,應注意繼續(xù)計算不是重新計算。如果要重新計算,則涉及申請期的中斷。從《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guī)定來看,行政復議申請期間只包括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中止的,不涉及中斷。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在征地審批前編制征地補償通知書,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土地的用途和用途被征收土地的位置。
征地通知書張貼在國土資源所征用土地的村莊。有條件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在網上發(fā)布征地公告,并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在張貼、發(fā)布、廣播征地公告過程中,應當進行攝像、錄像,并妥善保存所拍攝的照片、錄像資料,備查。征地通知書不得泄露國家秘密。
[征地調查確認]在征地審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或國土資源研究所應當共同調查核實權屬、土地類型、面積和權屬、類型、用途,征用土地的規(guī)格、數量,填寫《征地調查結果確認表》,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土地附著物所有人蓋章、簽字確認。
[征地函]市、縣國土資源局將向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發(fā)函,告知土地的權屬、類型、用途、用途等,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確認的具有征地審批權的地區(qū)和人民政府。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及時確定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費繳納條件、社會保障對象數量、籌資渠道和繳納比例,并函告同級國土資源局。
[征地聽證通知書]征地審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制作聽證通知書,將被征收土地的補償標準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安置方式、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的被征收農民社會保障對象情況、人數、養(yǎng)老保險籌資渠道、繳費比例等,并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申請聽證補償標準、安置渠道和社會保障措施的權利。國土資源辦公室負責對被征地村被征地農民進行公示和告知。
[征地聽證組織]在征地審批前,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就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方式申請聽證的,市、縣土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如何寫法律意見書
2021-01-10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花錢保外就醫(yī)容易嗎
2021-03-19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協(xié)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10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常見的購房小誤區(qū)有哪些
2020-12-25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yè)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