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的消極因素:
1。留置權是一種法定的擔保物權,當事人不能隨意設定留置權,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約定排除留置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能留置的物。”。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不違反公共秩序或良好習慣。本條是民事活動應當遵循的一般原則。我國《民法通則》和《擔保法》雖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也應予以遵守。保留的財產不與債權人的義務相沖突。債權人在合同中的債務是交付標的物的,債權人不得以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為理由行使留置權,否則違背債務的初衷。
留置權取得的積極因素是留置權取得應具備的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債權人應當占有債務人的動產。留置權的目的是保證債權的履行,債權人應當享有留置權。至于債權的原因,根據《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合同所產生的債權的,債權人享有留置權。債權人為取得留置權,必須依法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占有方式分為直接占有和間接占有。但簡單地拿著,比如說,如果用人單位從事家務,他或她會在工作中使用家用電器,這是拿著而不是占有。因此,留置權不能成立。債務人代表債權人占有留置權的,留置權不成立。債權人依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并不知道債務人無權處分該動產,債權人仍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權。
2。債權人雖有債務人的動產,但在債權尚未達到清償期限時,不存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和留置權的問題。只有當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才能留置債務人的動產。債權未滿清償期,交付占有標的物的義務已滿清償期的,債權人不得行使留置權。但是,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無力支付。債權的發生與動產有關。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動產,必須在債權發生時才具有留置權。在我國司法實踐和立法實踐中,留置權的牽連關系是債權與留置權占有的關系,即債權的取得與標的物的占有是建立在同一種合同關系基礎上的。債權的發生和標的物的占有是由于同一合同關系,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享有留置權。例如,寄存人對寄存物瑕疵造成的損害請求賠償的權利,對寄存物具有留置權。另一個例子是,承包商對合同標的有留置權。與其他國家的立法相比,我國的實踐對留置權的發生有著嚴格的限制。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必要適當擴大留置權的范圍。如果債權返還與標的物基于同一生命關系,也應視為涉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公司終止合同時效
2021-02-21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