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的宅基地能否轉讓給非農戶口子女
父母的宅基地不能轉讓給非農戶口子女。農民有權使用宅基地,但沒有所有權。把農村宅基地和住房分開。根據國土資源部頒布的《土地管理法》和《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一個農村家庭只能擁有一塊宅基地,村民申請宅基地后可以自己建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歸屬不能通過繼承取得。因此,有城市戶口的子女不可能繼承農村宅基地。但公民的房屋屬于個人的合法財產,依照我國繼承法可以繼承。因此,城市居民只能繼承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而配套房屋的宅基地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公民個人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耕地、宅基地、私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劃撥給農民的土地,用來建造房屋和小庭院,滿足農民的生活需要。用于建房、輔房(廚房、倉庫、衛生間)、庭院、沼氣池、畜舍、柴火堆放等,農民只有使用權,不得非法買賣、出租、轉讓。農民對宅基地上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租賃權,不受他人侵害。房屋出售或者出租后,宅基地使用權將轉讓給受讓人或者承租人,但宅基地的所有權始終歸集體所有。房屋出售、出租后申請宅基地不予批準。農民建設房屋和小庭院的用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根據憲法第10條,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權屬于集體。農民作為經濟組織的成員,對宅基地享有用益物權,即使用權和收益權,其對宅基地使用權的處分屬于無權處分。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合同有效。因此,農村集體組織事后同意的,合同應視為有效。否則,合同應視為無效。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同意和登記是有效轉移的前提。根據小編的總結,我們已經知道父母的宅基地不能轉讓給非農業戶籍的子女。以上是對父母的宅基地能否轉讓給非農戶籍子女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到魯巴在線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3-2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單位福利房遇到拆遷,職工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