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產生和期限如下:(1)劃撥方式。土地劃撥是指土地使用者只需按一定程序申請,經主管部門批準,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權,無需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金等費用。我國《物權法》嚴格限制了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劃撥方式設立。采取劃撥方式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土地利用的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各種方式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行政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包括:國家機關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支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上述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的,應當依法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
(2)傳輸模式。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將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轉讓給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有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三種形式。本協議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國家為出讓方)和土地使用者按照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市、縣土地管理部門在招拍掛中,應當先發出招拍掛通知書,通過招拍掛程序簽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商品房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使用者的,應當采取拍賣、競價等公開競價方式出讓。以拍賣、招標、協議等方式確定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頒發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建設用地使用權以招標、拍賣、協議等方式設立的,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①當事人的姓名、住所;②土地的界限和面積;③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的空間;④土地的用途;⑤使用期限;⑥ 派遣費的費用和支付方式;⑦爭議的解決方式。(3)循環模式。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再次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為,如轉讓、交換、贈與、贈與等,應當向投資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贈與、轉讓或者變更登記。根據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法律事實,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者取得原建設用地使用者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建設用地,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辦理。(一)鄉(鎮)、村公益性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設立的公益性組織,依法經審批,享有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公益事業用非農土地的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用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的批準權限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二)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合資等形式共同興辦企業的,應當:,持有關批準文件,在省規定的批準權限內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涉及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限我國法律、法規對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有不同的規定。通過土地劃撥和鄉(鎮)、村建設用地手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不確定的。通過本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除法律規定的取消土地使用權的理由外,可以無限期使用土地。
根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根據土地用途的不同,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為:(1)住宅用地70年;(2)工業用地50年;(3)教育用地50年,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四)工業用地50年;(四)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五)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每塊土地在最長使用年限內的實際使用年限,由出讓人和受讓人共同確定。我國《物權法》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交換、贈與或者贈與的,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相應的合同。合同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剩余期限。我國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有明確規定。確定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年限。在交易建設用地使用權時,必須看清法律規定。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被行政拘留了怎么辦
2021-03-10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