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面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時,勞動者可以到勞動部門舉報并要求用人單位給予50%--100%的補償(參見《勞動合同法》85條);
(二)勞動者也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請求干預并查處;
(三)或者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一:責令改正+賠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者若要獲得此種權利保障,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尋求權利救濟。
法律后果二:合同解除+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需要按照法定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若要獲得此種權利保障,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尋求權利救濟。
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必須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情形下員工都可以以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報酬和社保金的計算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比較復雜。而法律規定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都誠信履行,無論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其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都不能違背誠實信用的原則。如果用人單位存在有悖誠信的情況,從而拖延支付或拒絕支付的,才屬于立法所要規制的對象。因此,用人單位因主觀惡意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未繳納”社保金的,可以作為勞動者解除合同的理由。但對確因客觀原因引起的計算標準不清楚、有爭議,導致用人單位未能“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未繳納社保金的,不能作為勞動者解除合同的依據。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