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追訴時效是多久?可以請求兩年內的加班費。
如果是申請仲裁,那么只有一年的時效,就是說發(fā)生爭議之日起向前推一年的時間,如果仲裁后去法院是兩年時間,一般你可以全都都申請,有多少要多少,這是你的權利,仲裁時會先調解,一般是按兩年(適當?shù)膩硭悖粫菨M兩年)來調解,如果調解不成,裁決的話,只裁一年的。
應正確理解關于加班工資的仲裁時效的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第4款)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加班工資屬于“勞動報酬”,適用特殊仲裁時效,勞動者在職期間或勞動關系終止后一年內提出加班工資的請求都是符合仲裁時效規(guī)定的。在勞動關系終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勞動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資主張的,才受到仲裁時效限制。但實質是《勞動合同法》針對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違法情形設定的懲罰性賠償,勞動者獲得懲罰性賠償?shù)姆梢罁?jù)是《勞動合同法》的強制性規(guī)定,并非提供勞動的對價,不屬于勞動報酬。因此,工資、加班費和未休年假工資等勞動報酬適用勞動爭議的特殊時效,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中的超出一倍部分只能適用勞動爭議的一般時效。
關于工資支付憑證保存期為兩年的規(guī)定,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限制勞動者主張加班工資的訴訟時效。
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根據(jù)工資支付憑證保存期為兩年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這一保存期限內負有保存義務。用人單位履行了保存工資憑證義務,僅表明用人單位完全履行了保存期限內工資憑證所證明的已支付相應勞動報酬這一事實。而在此兩年期間之前或之后的工資支付義務(而不是保存義務)并不能當然免責。
事實上,關于工資憑證在內的財務憑證,財政部1998年頒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至少3年最長25年的保管期限。
要對加班費進行追訴的時候,對于具體內容不太了解或想要爭取權益,可以來律霸網(wǎng)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guī)定
2021-03-03集體土地租賃協(xié)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