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經營困難、拖欠工資時如何維權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拖欠職工工資的,職工可以先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然后采取以下措施(法律途徑):
(1)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要注意時間節點非常重要。申請仲裁的,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三)應當通過訴訟解決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在仲裁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不履行勞動仲裁裁決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屬于拖欠勞務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二,法律如何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認定經營困難,企業嚴重經營困難的認定,可以是法院作出的重整宣告,也可以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的,企業提供的證明企業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標準的財務證據,被人民法院宣告正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有嚴重困難,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第三條有條件的,用人單位應當對下崗人員進行培訓或者提供就業幫助。
第四條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的,按下列程序辦理:(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提供生產經營情況;(二)提出裁減計劃,包括裁減人員名單,依照法律、法規和集體合同的規定,裁減職工的時間、實施步驟和經濟補償措施(三)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對裁減職工計劃的意見,(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和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5)用人單位應當正式公布裁減職工計劃,與被裁減的職工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給員工本人支付經濟補償,并出具減薪證明工資標準確定后不能減薪事實并非如此。用人單位確有經營困難的,可以依法降低工資標準,但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用人單位有經營困難的,依照《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降低工資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自主確定工資分配和工資水平,在簽訂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提前實施
3.減薪必須統籌實施。用人單位減少部分員工或其中一名員工的工資是違法的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拖欠工資,一定不要采取暴力等錯誤的方式索要工資。我們可以依靠法律渠道來維權,否則我們可能會損失慘重!如果您有其他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注銷,公章是否有效
2021-02-01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