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有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是指當事人要求保護勞動爭議中的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其申請仲裁的權利消滅,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2008年5月1日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關于仲裁時效、起訴的規定和《勞動法》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后60天內作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必須履行。
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限并不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比如,在一些行業,特別是建筑業,拖欠工資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到年底才結清;一些勞動者為了維護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不敢向用人單位主張拖欠勞動報酬的權利。如果適用一年的仲裁期,不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終止的,不關心勞動關系的維持。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計算中斷勞動仲裁時效。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自己權利的依據。從這個時點來計算仲裁時效期限,符合仲裁時效期限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的初衷。明知權利受到侵害,是指權利人主觀上已經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意思是說,債權人雖然主觀上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但根據其所處的環境,他有理由認為自己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因對自己的權利重視不夠,或以此為借口拖延仲裁時效的起算點,故對侵權行為不知情。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或實際情況比較特殊,您可以聯系我們的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拆遷應具備的手續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