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理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七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并立案。決定立案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七日內書面通知原告,同時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原告收到受理通知書后,應當按照要求支付仲裁費和補充有關材料;被告收到答辯通知書后,應當按照要求交納仲裁費、提交答辯書和有關材料。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內指定仲裁員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其中一名為首席仲裁員。對事實清楚、事實簡單、適用法律法規明確的簡單勞動爭議案件,可以指定仲裁員單獨處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應當提交仲裁庭組成人員的書面通知,開庭的時間和地點應當在開庭四日前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收到聽證通知后,應當按時參加仲裁聽證。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開庭時未經仲裁庭同意退庭的,視為撤訴,對被告作出缺席判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實行調解優先的原則。當事人愿意調解的,仲裁庭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督促雙方自愿達成協議。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作出調解書。調解書送達后,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當事人在調解書送達前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進行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在約定的期限內履行生效的調解書或者裁決書。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雙方可自行解決爭議。當事人自行解決的,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回避。申訴人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撤訴。仲裁庭審理勞動爭議,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結案。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因請示未獲批準、工傷認定等客觀情況,提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批準后,暫停仲裁期限,仲裁時效不包括中止仲裁時效。被告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不能送達仲裁文件的,公告送達的期限不計入辦理仲裁案件的期限。涉及職工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并組成仲裁庭。仲裁庭應當自組成之日起十五日內終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天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在轉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0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