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勞動爭議的相關情況。全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受理仲裁申訴15712件,受理13424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案件增長率為16%(去年立案11569件),呈上升趨勢
其中,民營企業糾紛在各類企業糾紛中仍占據首位,占受理總量的40%;其次是香港、澳門、臺灣和外商投資企業,占總數的23%;三是股份制企業,占受理總數的15%。民營企業糾紛增長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11.7%;香港、澳門、臺灣、外商投資企業糾紛同比增長3%;股份制企業糾紛同比增長4%
根據調查結果,34%的案件由工人解決,15%的案件由雇主解決,51%的案件由雙方解決。與去年同期相比,勞動者勝訴案件同比下降4%,用人單位勝訴案件同比上升2%,雙方勝訴案件同比上升2%。相應的數據變化不大但同時,仲裁委員會也提醒爭議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時應注意以下風險:仲裁申請材料提交不當。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提交的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事項、有關事實和理由、當事人基本情況和送達地址。如果投訴材料書寫不清,將導致立案審查難以通過、文件無法送達的后果。據統計,上半年,因提交仲裁材料不當引起的投訴超過2000件,其中超過上訴期限、仲裁請求不當不在仲裁范圍的投訴超過2000件,當事人應當根據客觀事實和有關法律、法規的事實提出自己的訴訟請求。不得超越法律規定提出請求,也不得超越勞動爭議處理范圍提出請求。如果索賠不當,將承擔敗訴或部分敗訴的法律后果
證據是認定勞動爭議事實的主要依據。因解除、除名、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工作年限等引起的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承擔舉證責任的一方不按照規定履行舉證責任的;逾期不提供證據的;或者對需要鑒定的事項承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申請鑒定、不預交鑒定費或者在規定期限內拒絕提供有關材料的,造成案件糾紛不能通過認定結論認定的,應當依法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錯誤行為的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提出自己的意見。當事人提供虛假陳述或者偽證的,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不按時參加仲裁,是雙方為自己爭取權利的機會。不按時參加仲裁審理,意味著放棄維權、抗辯的機會。當事人接到開庭通知后,除因不可抗力等客觀原因可以提前申請變更開庭日期外,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席或者中途未經仲裁庭同意而回避的,原告視為撤訴,被告可以缺席判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2021-02-10公司有對外擔保能否注銷
2020-11-22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