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職工在與企業發生勞動爭議時,往往出現這種情況:當職工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訴時,被告知已超過60天仲裁申請期限,不予受理,繼而起訴到法院,又被法院依據最高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予以駁回,致使這些職工訴訟無門。為此,近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法院提出質疑,認為最高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有不妥之處。
2002年至今,溫州市兩級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權益受侵害的職工無法依法維權,主要原因在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個司法解釋。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3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82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60天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對這一規定,溫州市中級法院認為,設置該規定其初衷是為了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前置,卻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其一,違反司法終局裁決的原則。當事人發生勞動爭議后,在未受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影響下,沒有在60天內申請仲裁,于是喪失了進入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機會。
其二,與訴訟時效規定相沖突。法律規定,一般案件的訴訟時效為2年。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后2年內均可以向法院起訴,即其權利受司法保護的訴訟期限為2年。而根據上述司法解釋,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必須在60天內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無疑縮短了當事人申請司法救濟的期限。
對此,溫州市中級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法學博士鞠*亭認為,最高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不符合《民法通則》“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2年”的規定。鞠*亭認為,在現實中,作為處在弱勢地位的職工,一般不愿打官司,他們大多希望通過協商解決勞動糾紛,而這個過程可能耗時較長,甚至超過60天,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當事人才會去尋求司法救濟,但為時已晚,他認為這很不合理。
近日,溫州市中級法院正式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內司委提交建議,提出完善這一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事故認定書下來會拘留嗎
2020-11-10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