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婚喪假和社會活動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賠償:(一)無故扣減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二)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三)支付勞動者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四)不按照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未及時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包括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加班工資和其他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仍有支付工資差額的義務
(1)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有關費用的,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即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只需支付,雇主應支付差額。這一規定的數額不同于《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補足低于標準的部分,并支付相當于低于標準部分的25%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只要求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補足支付金額與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用人單位未在勞動行政部門規定的期限內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的,不需要另行支付補償金,第三,工資支付方式作為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主要支付形式有:一是貨幣支付,很少有實物支付。一般來說,工資主要以貨幣支付,《勞動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支付”,《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有三個原因: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是價值的量度單位(1)它能準確地量度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2)它能更好地反映實際支付的勞動量與勞動報酬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按勞分配(3)便于勞動者之間比較,有利于實行同工同酬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交換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在經濟生活中起著中介作用。貨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有利于充分實現勞動者的消費欲望。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以貨幣作為工資支付的基本形式符合國際慣例。加強工資分配管理,實現職工個人收入貨幣化、規范化。有利于清理各種工資性收入,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要加強對用人單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遏制工薪階層膨脹。也有利于建立個人所得申報制度,強化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拆遷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產證
2020-11-2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后,對方不履行的該怎么辦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