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0年5月,a公司與持有假大學文憑的a簽訂了為期三年的雇傭合同,約定月薪3000元。2001年2月,a公司向a發出解雇通知,以a持有的文憑是假的為由提前終止雇傭合同。A要求A公司賠償。a公司在2個月內只支付了1500元的工資。為此,a向法院提起訴訟
[評估]
經審理,法院認定:a以欺騙手段與a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但是,a已經為公司安排的工作支付了勞動報酬。a公司調整a的工資沒有法律依據。a公司已支付1500元人民幣,為期2個月。A要求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請求不被支持
中國勞動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沒有提及因工人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規定。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已經完善,該法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無效,根據法院對本案的判決,過錯方,無論是雇主還是工人,均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雖然勞動合同的無效是由于員工的欺詐行為造成的,法院仍責令用人單位按照A公司原安排的崗位工資標準支付員工工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2001年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后被確認無效的,用人單位一般可以參照用人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準,支付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勞動合同法》第28條與本解釋相近,該解釋規定,如果合同被確認無效,對勞動者的補償金的計算方法應符合現行相關立法和司法實踐。無論是誰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都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如果工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工人將承擔的唯一法律后果是與雇主建立的勞動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工人將不承擔對雇主的損害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適用于本案,法院的裁決可能會完全不同
適用于法院判定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是《勞動法》第18條第1款第2項,即以欺詐、威脅的方式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根據該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的任何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則勞動合同無效。
根據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1款,欺詐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但是,對于無效合同,法律責任第86條規定過錯方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在這種情況下,雇主可以對工人提起反訴
作者:益陽縣人民法院董勝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HR外包
2021-03-11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