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
合同詐騙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這是立法對合同詐騙罪的抉擇。⑥有學者認為,凡是使用刑法所規(guī)定的欺詐手段的,原則上均應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⑦當然刑法規(guī)定的合同詐騙罪的幾種客觀行為與“非法占有目的”這一主觀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種含有欺詐因素的行為是否是合同詐騙罪構(gòu)成中的客觀行為,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有無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在判斷一行為是否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時,除看行為人是否符合刑法第224條所規(guī)定的行為類型外,還必須看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由此可見,非法占有目的的有無是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關(guān)鍵。而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guān)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查證和認定行為人“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許多詐騙案件由于受偵查技術(shù)及偵查人員能力的局限,難以查證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而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那么,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呢?筆者認為,在處理具體案件時,應當根據(jù)其是否是刑法所規(guī)定的具體行為,并綜合考慮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整體判斷,作出司法推定。司法實踐中“司法推定作為一種以‘忽略個別可能與結(jié)論相反’為代價或基礎(chǔ)的思維程式和證罪方法被廣泛認可和運用”。⑧根據(jù)司法實踐經(jīng)驗,在司法推定時,應全面認定。
1、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約能力。
行為人的履約能力可分為完全履約能力、部分履約能力和無履約能力三種情形,應分別不同情況加以認定:(1)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2)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毀約或避免自身損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觀原因造成,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誘使相對人繼續(xù)履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3)有部分履約能力,但行為人
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4)有部分履約能力,同時亦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即使最后合同未能完全履行或完全未履行,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的履約行為本意不在承擔合同義務而在于誘使相對人繼續(xù)履行合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5)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之后仍無此種能力,而依然蒙蔽對方,占有對方財物的,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6)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但事后經(jīng)過各種努力,具備了履約能力,并且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則無論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均只構(gòu)成民事欺詐。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刑三年最快多久出來
2021-03-01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如何正確適用財產(chǎn)保全措施
2021-02-08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quán)
2020-11-17法院強制執(zhí)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quán)問題的批復
2020-12-19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車輛過戶手續(xù)是什么
2021-03-14辦理產(chǎn)權(quán)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jīng)濟補償金
2020-11-21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人在多少天內(nèi)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shè)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zhuǎn)讓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