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約對要約人有拘束力嗎
要約生效后,對受要約人不產生法律拘束力,受要約人并沒有必須承諾的義務,而是僅僅獲得了承諾的權利。
因為任何人都不得單方給他人設置義務,如果使要約對受要約人有拘束力的話,相當于是要約人單方為受要約人設定了義務,這顯然違背法律的基本精神。實踐中應當注意:
2、受要約人在接到要約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受要約人的沉默不作為也不能推定為承諾,即便是要約中作出明確說明,該說明也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如要約中載明“受要約人應在5天之內作出明確的拒絕,否則視為承諾”,該項規定應為無效。但在以下三種例外情形,不作為可以認定為承諾:
(1)法律有特別規定情形。我國<合同法>并無此例外規定,但國外立法多有規定。如日本商法典第509條規定:“商人對于平日交往之顧客,于其營業范圍內,接受要約時,應即發承諾與否之通知,如怠于通知時,即視為承諾。”
(2)當事人對于拒絕承諾須為通知義務有特別約定的,此時基于意思自治原則應認可該約定的效力。正如史*寬先生所言:“當事人有預約或有其他特約,限定承諾之方法者,應從其約定。”
(3)根據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慣例或商業習慣,拒絕承諾須明確予以表示的。
3、承諾是受要約人的權利是一般之原則,但在特定情形,承諾也有可能即是受要約人的權利,又是義務
此時要約應屬對受要約人有拘束力。比如,一般情況下,公用事業行業不能拒絕消費者要求提供服務的合理要求。
我國《合同法》第289條規定:“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不得拒絕旅客、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此時承運人即負有承諾的義務。又如拍賣活動中,對于競買人高于拍賣底價之應價,若沒有其他竟買人有更高競價時,拍賣人必須落槌承諾。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的拘束力”的相關知識點,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