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后用人單位不給合同怎么辦
實踐中,用人單位為規避法律或者逃避責任而不愿將簽訂的勞動合同交付給勞動者的情況還是為數不少,而許多勞動者也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能夠拿到工資,雙方相安無事,即便沒有拿到勞動合同也無妨,或者出于種種顧慮,勞動者選擇了隱忍,結果一旦雙方發生爭議,勞動者往往因為手中沒有勞動合同而陷入不利局面。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所以,勞動關系的建立不以勞動合同生效為前提,只要你在用人單位從事勞動的第一天開始,勞動關系就已經建立了。沒有勞動合同不影響勞動關系的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后,如果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勞動合同仍然自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成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所涉及的相關權利義務仍然在當事人之間有效。如果用人單位存在不給勞動者持有勞動合同的行為,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沒有勞動合同但是還有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依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相關規定,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按證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
1、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
2、工資卡、工資存折、單位蓋章確認的工資條或記錄、單位蓋章的職工花名冊;
3、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4、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5、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6、用人單位蓋章的考勤記錄;
7、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定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勞動合同簽訂后,應該是職工和公司一方一份的,要是自己的那份沒有得到的,可以讓公司給你,不給的,那么自己就要懷疑是不是真的和自己簽訂了合同的,應該找到證據保護自己。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仲裁協議
2021-02-25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