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合同中被保管物丟失的賠償責任誰承擔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第三百六十五條 【定義】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還該物的合同。
第三百六十九條 【保管行為的要求】保管人應當妥善保管保管物。
當事人可以約定保管場所或者方法。除緊急情況或者為了維護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變保管場所或者方法。
第十三條 【訂立合同方式】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五條規定,保管合同是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還該物的合同。《合同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本案中,高-富貴將車停在賓館門口,并按規定繳納保管費10元,賓館接收費用,并對高-富貴的停車行為沒有表示異議。可以看出,寄存人將標的物交付給保管方,而保管方接收標的物,并接收保管費,因此,保管合同自此成立生效。
保管合同成立,保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認真履行保管義務,因保管人沒有認真履行保管義務而導致被保管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轉移保管責任,改變保管地點所造成的保管物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九條規定“除緊急情況或者為保護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變保管場所或者方法。”該法三百七十二條規定“保管人違反前款定的,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因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四條定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貴重物品未向保管人聲明,承擔一般物品的賠償責任。《合同法》第三百七十五條規定“寄存人寄存貨幣、有價證券或者其他貴重物品的,應當向保管人聲明,由保管人驗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聲明的,該物品毀損、滅失后,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保管合同這個不僅有管理的意思在里面還有保護的意思在里面,如果說自己的物品被保管人弄丟了的話,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保管人來進行承擔所有的責任,前提是合同中有相應的規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