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先履行抗辯權”規定
一、《合同法》關于先履行抗辯權的規定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兩個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
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及行使可使后履行一方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以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但這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并非永久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沒有促使對方履行,或者沒有促使對方對瑕疵履行采用救濟措施的,可以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二、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三、先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的區別
先履行抗辯權易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相混淆。在論述同時履行抗辯權時,有的學者在嚴格意義仁理解“同時履行”。嚴格意義上的“同時履行”,是指合同沒有約定,法律也沒有規定哪一方當事人應先履行合同義務時,雙方當事人應當同時履行合同義務。多數學者在研究同時履行抗辯權時,所稱同時履行,除包括嚴格意義上的同時履行之外,還包括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但履行期均已屆至的情況。對同時履行作擴一大解釋的基礎上產生的抗辯權,稱為擴張意義上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擴張”的基礎上研究同時履行抗辯權,受有關立法例的影響。《德國民法典》第320條〔契約不履行的抗辯〕中規定:因雙務契約而負擔債務者,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的義務者,不在此限?!度毡久穹ǖ洹返?33條〔同時履行抗辯權〕規定:雙務契約當事人的一方,于相對人履行債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但是,相對人的債務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從上述規定看,同時履行抗辯權實際上可產生于兩種情況:其一,雙方當事人負同時履行義務,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另一方得拒絕履行自己的給付。其二,一方有先為給付的義務而未為給付之前,另一方得拒絕履行自己的給付。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產生履行抗辯權,前者是最本質意義上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后者雖被學者納入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研究范圍,但與同時履行抗辯的作用、適用規則、效果等已相去甚遠。囿于德、日兩國的規定研究同時履行抗辯權,對同時履行作擴張解釋,則偏離了同時履行的本質意義,且概念模糊,使人難以把握要領。筆者的基本思路是將第二種情況,即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的抗辯在先履行抗辯的題目下研究,將同時履行抗辯權與先履行抗辯權相區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如何劃分責任程度?
2020-11-28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拆遷協議有效期幾年
2021-02-05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