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有什么區別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條分別規定了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
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兩者的區別表現在:
1、法定解除權是法律直接規定解除合同的條件,無須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中約定,當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均可直接援引法律規定行使解除權將合同解除;
2、而約定解除權是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約定解除的條件以及行使方式應由當事人自行決定,只要這些約定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行使解除權將合同解除。
兩者的聯系表現在:
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可以并存。
一方面,約定解除權可以對法定解除權作具體的補充,譬如對不可抗力作出解釋,規定何種事件屬于不可抗力等。
另一方面,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可以改變法定解除權的適用。譬如,當事人可以約定,不管違約是否嚴重,只要違反某一項義務,對方即可解除合同。從合同自由約定和合同法律規范的任意性出發,這些約定均是有效的。
二、法定解除合同情形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法條依據: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滿足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
⑴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
⑵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的是主要債務。
⑶經另一方催告。
⑷遲延履行一方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⑸因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
⑹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雙方當事人要約定解除合同的,需要簽訂解除協議。如果達到法定解除條件的,享有解除權的一方通知對方即可解除合同。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