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何時支付賠償金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支付賠償金必須具備兩個特殊條件:
①違約行為確實給對方造成了損失;
②支付違約金后還不足以補償此損失。
當事人一方違約,另一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違反合同一方所承擔的賠償責任,應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合同違約賠償范圍是什么
(1)賠償的范圍。損失一般包括財產的損毀、減少、滅失和為減少或者消除損失所支出的費用,以及合同如能履行可以獲得的利益(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指的是利潤)。
①直接的損失:財產上的減少、毀損、滅失;
②間接的損失:可得利益而沒得到。
如:從國外進口的種子是假的,收獲時應收1000斤/畝,實收300斤/畝,受到700斤/畝的損失。
(2)限制性條件。
①不得超過違約方訂約時預見到的損失。確定賠償責任的界限,不在于區分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而在于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是否能預見到這種損失。也就是說,當事人一方違約損失賠償責任的范圍,不得超過違約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在訂立合同時,如果一方認為對方一旦違約將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或在性質上異乎尋常的損失,必須在訂約時讓對方了解這一情況。否則,一旦對方違約也可能以他在訂約時不能預見到違約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而拒絕賠償。《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釣》對此有類似規定。
②遭受損害的一方有義務采取措施來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如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綜合上面的介紹,造成合同違約,要按約定支付相應的違約金。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合同違約賠償范圍是什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