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要求支付違約金,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違約金可以根據實際損失確定賠償數額,也可以根據約定確定。但是約定的數額不能超過損失的百分之三十。
基本案情
XX公司因經營不善資金周轉困難,截止2007年5月累計欠某供電公司電費124867.00元。供電公司以XX公司拖欠電費和違約金為由,在履行了欠費停電的法定程序后,于同年6月1日對XX公司中止供電。停電后,XX公司繳清了所欠電費,但拒絕繳納違約金,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該供電公司于6月10日恢復供電,同時再次下達停電通知書,要求XX公司于6月15日前繳清違約金48643.00元。
XX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認為在供用電合同中并沒有約定違約金事項,供電公司要求其繳納違約金無法律依據。請求法院判定原告不承擔繳納違約金的法律責任。
律師觀點
本案原、被告雙方爭執焦點為被告向原告收取電費違約金是否有法律依據和合同依據。我國《合同法》立法采納合同自由的原則,尊重合同當事人雙方意思自治,因此,廢除了法定違約金制度。違約金作為一種違約責任形式,具有預定性和確定性的特點,是當事人通過約定而預先確定的,依據該約定在一方違約時應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本案中,原被告之間簽訂的供用電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的承擔,因此,原告不應支付給被告違約金。
法院裁判
法院經審理認定,原、被告雙方于2004年7月8日簽訂了《供用電合同》,合同形式和內容合法有效。截至2007年5月)日原告拖欠被告電費數額為124867.00元,且已于6月8日向被告清償。但原、被告并沒有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原告逾期繳納電費時應繳納違約金及具體的比例和數額,故被告向原告收取違約金無法律依據。故依法判定原告不應承擔繳納違約金的法律責任。
在實際中,如果有任何的糾紛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