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處理污染損害賠償(不涉及人體健康),確定合理的賠償金額往往令人犯難,筆者根據我國的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和基層處理此類案件的實踐,談一點看法如下:
一、對污染損害進行定性,即確定污染物損害是否由污染引起
當企業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者排放較多的污染物之后,附近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畜禽、水域養殖等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但農作物被污染物危害后產生的癥狀,常與病蟲害、用肥過量或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和農藥用量不當等所產生癥狀有相似之處;畜禽類、魚類污染所致損害與流行性瘟疫也往往容易混淆,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這時就應在當地環保部門的主持或指導下,會同各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周密的調查和細致的監測、綜合分析,確定此次受害是否由企業排污所致。
二、對污染損害的責任進行定性,即確定污染損害的責任是否在企業
根據有關環境法律法規規定,由下列原因造成污染危害,企業不承擔污染損害賠償責任:一是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損失的,免于承擔責任;二是污染損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過失所引起的,第三者應當承擔責任,如施工單位在企業進行施工時,不聽勸阻或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未經處理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油類、酸液、劇毒的廢液等造成的污染危害;三是污染損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責任所引起的,如由于附近居民在應該知道污水危害的情況下,將污水引入農田進行灌溉,或擅自使用工業廢渣,或故意將污水引入養殖水域,這類情況下造成的污染危害損失,企業不承擔污染責任,可以不進行賠償。
在碰到污染損害賠償事件時,當事企業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環保部門必須掌握必要的監測數據。如果企業無法提供確鑿的證據以證明其無環境污染責任,企業就應按照自己應負的責任承擔環境損害賠償。
三、對污染損害進行定量,即對污染損害賠償數額進行合理確定
污染危害一旦確定是因企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或企業應負有責任,企業必須承擔污染損害賠償責任。污染損害賠償的具體數額大體包括以下幾項:由于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他人的直接經濟損失或間接的經濟損失;受害者為恢復生產或為減少污染損害所支付的費用;受害者為消除污染危害所實際需要的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的區別
2021-01-22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