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的,往往會就三大問題產生糾紛,包括財產分割、子女撫養以及債務清償。其中,財產分割的糾紛的處理顯得尤為麻煩。夫妻一方在就財產分割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需要注意訴訟時效問題。那么離婚后財產糾紛的時效是多久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離婚后財產糾紛的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項重要制度,它對于民事權利的行使和實現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許多民事案件都會在訴訟時效的問題上發生爭議。對于權利人來說,長期不行使權利---“眠于權利之上”,將失去權利保護。
根據我國《婚姻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離婚后財產糾紛主要包括四種情形:
1、當事人雙方離婚時,未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夫妻財產進行分割,離婚后對于財產的分配問題產生的糾紛;
2、當事人協商離婚時達成了財產分割協議,離婚后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而發生的糾紛;
3、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糾紛;
4、離婚后一方發現對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存在的、在離婚時未分割的其他財產而引發的糾紛。
根據《民法通則》及《婚姻法解釋(一)》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離婚后的原夫妻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再次分割原夫妻共同財產,但權利人必須在法定訴訟時效內行使,不能怠于行使權利;如果躺在權利之上睡覺,長期不行使權利,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限,將失去法律的保護。
二、老人再婚怎么避免財產糾紛
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的規定實際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9年至1993年,實行的是夫妻財產共有制,即不論男女哪一方的財產,一結婚就變為雙方共有。
第二階段是1993年至2001年,實行的是有條件的共有制,即共同生活4年,生活資料歸雙方共有。共同生活8年,生產資料和住房歸雙方共有。但從2001年4月28日頒布新《婚姻法》以后,夫妻的婚前財產已經完全歸個人所有。一方辭世,如無特別遺囑,子女仍有財產繼承權。
所以,實行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的制度,才能保證老年再婚的成功。郝麥收把這種原則定義為“三不變”,即老年再婚前財產所有權不變、再婚前財產繼承權不變、親子關系不變。再婚前,遵照這些原則到相關單位進行公證或見證,將會為老年人再婚免去后顧之憂。
法律界有一句俗語,法律不保護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因此,離婚夫妻要是就財產分割產生糾紛的,建議當時盡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是超過了規定的訴訟時效,那么對自身是很不利的。要是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委托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爭奪財產。
離婚后財產分割的依據有哪些
訴訟離婚后財產如何分割 ?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怎么寫,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