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損害賠償的認定是怎樣的?
精神損害賠償的認定是如果導致人員精神受到損害的情況之下,需要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賠償標準一般是比照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國家精神損害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目前《國家賠償法》對人身自由權侵害、生命權侵害和扶養請求權侵害,是由國家行為造成的,有具體的賠償規定。但目前賠償標準過低,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要在全國指定一個統一的賠償標準是不現實的。況且,精神損害的金錢賠償實質上是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依法行使審判權,對加害行為的可歸責任及其道德上的可遣責性,結合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評定,主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法律雖賦予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權,但并非放縱法官不加拘束和毫無限制地濫用這種權力,故法官在行使這種權力時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律規則(包括司法解釋)或原則,不得隨意超越法律規則或原則,更不能濫用自由裁量權。
所以,法官在處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時,要依據《精神賠償解釋》及有關法律,公正、合理的認定是否存在精神損害,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結合當地經濟生活水平并考慮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確定適當的賠償數額。目前,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司法實踐中,都未形成一個合理的賠償限額或賠償幅度。要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首先要認定受害人遭受精神損害的程度,侵權行為的嚴重性程度即侵權具體情節,如手段、場合、行為方式、持續狀態或時間。其次是考慮受害人的心理素質、受害人的諒解程度、受害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年齡、性別、職業等與精神利益相關的因素。第三要考慮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家財力充裕程度以及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等方面具體確定賠償幅度。
現實生活當中,精神損害賠償是存在的,但是在進行具體的認定的時候,是需要嚴格的把握內容。比如說如何來進行認定以及具體的損失的賠償的標準是怎么樣的,應當是按照受到損害的情況來進行確定。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最新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交通事故精神損害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
2020-11-19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30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江蘇省政府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1-02-10公房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3-26